“三高”论文推荐|孔嘉旭等 :基于信息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黄土高原滑坡易发性评价

学术   科学   2024-12-30 14:30   湖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



黄土高原覆盖陕西、甘肃、山西等七个省区,分布着地层连续、厚度不等的第四纪黄土碎屑沉积物,其侵蚀严重、沟壑纵横与支离破碎的特殊地貌景观是在气候变化、构造活动以及人类文明活动共同作用下塑造而成。由于黄土特殊的水敏性、崩解性、大孔隙性以及垂直节理等物理力学和结构性质,导致黄土高原地质环境极为脆弱,滑坡、泥石流等黄土地质灾害频发。黄土高原分布超过10000多次有记录的滑坡灾害,其中致命性黄土滑坡约有527次,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67亿元。由于黄土滑坡数量规模巨大、诱发因素较多且具有突发性,因此其易发性评价与预测防治工作极具有挑战性。随着黄土高原地区平山造地、固沟保塬和治沟造地等人居城镇环境建设重大工程的不断实施,通过建立滑坡数据库和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对黄土高原滑坡易发性评价的工作亟需开展。
本文以滑坡灾害频发、地质环境复杂和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黄土高原作为研究区,编录黄土滑坡灾害数据库,建立涵盖地形地貌、基础地质环境、气象水文、人类活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植被覆盖六大方面的评价因子体系,选取滑坡影响因子共计24个,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共线性分析进行因子筛选,构建信息量-随机森林(IV-RF)和信息量-卷积神经网络(IV-CNN)耦合数据驱动模型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工作,并采用ROC曲线、AUC以及F1分数等准确度评价指标与独立RF模型和CNN模型进行结果对比,最终分析和讨论黄土高原滑坡易发性结果和影响因子贡献率排序。
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黄土滑坡的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和东部的山地、黄土梁峁、黄土塬地区,而北部则是大范围的极低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仅在山地地貌分布小范围的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黄土高原东部和南部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表起伏较大、水系较为发育、地震运动活跃、降雨量较大、还遭受强烈水力侵蚀作用,且人口密度较高,边坡开挖、煤矿天然气开采、水利灌溉等一系列人类工程活动均能够影响边坡稳定。如图6b和表4所示,独立的RF模型得到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最大,分别为12.58%和7.61%。独立的CNN模型得到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面积最小,分别为5.73%和6.35%,但其滑坡分布密度相对较大,分别为0.0474个/km2和0.406个/km2。耦合模型IV-RF和IV-CNN得到的易发性分区结果的分布规律更加合理,在地形平坦的河谷平原地区,主要分布极低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两种耦合模型的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分面积较少,分别为12.45%、7.34%和8.78%、7.47%。模型评价准确性方面,耦合模型IV-RF和IV-CNN的精度评价指标整体大于独立模型。IV-CNN模型的AUC值为0.938明显大于IV-RF模型的0.916,表明IV-CNN耦合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更好、预测能力更优,能够作为黄土高原滑坡灾害预测和防治的可靠依据。所有因子贡献率排序结果前五位的依次为坡度、侵蚀类型、地貌类型、粘粒含量、距道路距离,反映了黄土高原滑坡广泛发育、成因机制复杂的特征与地形地貌、水力侵蚀、土壤物理性质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的联系极为密切。
图1 黄土高原滑坡分布及典型案例

图2 基于IV-RF模型和IV-CNN模型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技术路线
图3 黄土高原滑坡易发性分区制图



论文信息:

孔嘉旭, 庄建琦, 彭建兵, 占洁伟, 马鹏辉, 牟家琦, 王杰, 王世宝, 郑佳, 付玉婷, 2023. 基于信息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黄土高原滑坡易发性评价. 地球科学, 48(5): 1711-1729. doi: 10.3799/dqkx.2023.006

Kong Jiaxu, Zhuang Jianqi, Peng Jianbing, Zhan Jiewei, Ma Penghui, Mu Jiaqi, Wang Jie, Wang Shibao, Zheng Jia, Fu Yuting, 2023.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Chinese Loess Plateau Based on IV-RF and IV-CNN Coupling Models. Earth Science, 48(5): 1711-1729. doi: 10.3799/dqkx.2023.006

更多论文信息,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加入学术交流群

备注“姓名+单位+ES”



扫码添加小编微信,拉你进入《地球科学》编辑部学术交流群,群内不定期开展答疑会、分享学术研究、学术直播等高质量活动。


往期回顾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近70年中国变质岩石学-变质地质学的研究进展

造山带橄榄岩岩石学与构造过程:以松树沟橄榄岩为例

片麻岩穹窿与伟晶岩型锂矿的成矿规律探讨

岩浆作用与地球深部过程

从岩浆岩看青藏高原地壳的生长演化

地壳生长及深部物质架构研究与问题:以中亚造山带(北疆地区)为例

→辽东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有利区预测

→晶粥储存、侵入体累积组装与花岗岩成因

→交代岩石圈地幔与金成矿作用

实验地球科学的前沿与发展战略

实验地球化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展望

实验岩石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实验矿床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实验流变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温高压装置研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构造地质学

纪念马杏垣先生

关于大陆构造研究的一些思考与讨论

秦岭造山带是印支碰撞造山带吗?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

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

增生型造山带结构解析与时空制约

洋板块地质与川藏铁路工程地质关键区带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构造热事件时代及演化

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新太古代烟庄正长花岗岩年龄及成因:对华北克拉通地壳演化的制约

→俯冲带结构演变解剖与研究展望


地学与健康

"同一健康"视角下医学地质学的创新发展

优化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古生物学

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形成的作用


沉积和盆地动力学

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晚期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盆山过程

陆相断陷盆地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进展

渤海海域秦南凹陷东南缘沙一段混积岩优质储层成因及勘探意义


石油地质学

非常规源岩层系油气形成分布与前景展望

→”双碳”目标下我国油气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陆上未来油气勘探领域探讨与攻关方向


地球物理学

从高分辨率地震层析成像看青藏高原软流圈的物质运动


《地球科学》

青年学者论坛回放

→黄康俊|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地球增氧事件

→张   文|激光微区锆石Zr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及参考物质研发

→Marize Muniz da Silva|巴西São Francisco地块 Mineiro带后碰撞岩浆作用

→Dionatan Ferri Padilha|巴西南部Dom Feliciano带后碰撞玄粗质和超钾质岩浆作用

→王选策|地球系统中的挥发分和物质循环——对非俯冲带岩浆的新观点

→陈   印|中国北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及其与构造演化和油气藏的联系

→荣   辉|基性岩侵入对铀储层成岩-成矿作用的影响:以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为例

→兰中伍|南秦岭岩浆作用与浅表环境响应

→余文超|贵州遵义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土矿物源: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证据

→岳  汉|从2021年青海玛多地震到松潘-甘孜块体的长期形变模式

→王  墩|2021年Mw7.4青海玛多地震的震级、地震动场及破裂过程

→邓阳凡|华北东南缘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徐淮弧形构造带的启示

→谢国治|胶东半岛高Ba-Sr牙山侵入体的成因及其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白江昊|长江中下游地区A型花岗岩成因:放射性成因Ca-Nd同位素制约

→李振洪|川藏交通廊道重大灾害防控专题

→王   栋|川藏交通廊道冰雪灾害风险评价

→汤高明|青藏高原典型地表地质灾害机理及分类

→崔一飞|川藏交通廊道泥石流级联调控风险防控原理与方法

→刘金高|金伯利岩与碱性玄武岩的成因联系及深部地幔演化

→丁   兴|富氟流体活动及其成岩成矿效应 

柳保军,雷超,郑金云 | 专题十:南海陆缘盆地动力学及其能源效应

施小清,杨晓帆,戴恒 | 专题十一:地下水环境的刻画与模拟

高晓英,罗涛 |专题十二:微区分析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梁琛岳,刘博 | 专题十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与成矿

Alexander Humphreys ,Johann Hohenegger | 专题十四:热带大型底栖有孔虫

 付伟 ,李登峰,李占轲,等 | 专题十五:战略性矿产资源研究与勘查进展

雷宏武,张晓博 | 论坛专题十六:地热能地球科学

李斌 ,张志遥 | 专题十七 :深层油气论坛

李博 ,吴琼,李严严 | 专题十八:强震区滑坡崩塌灾害防治技术方法研究

程晓敢,石许华,林秀斌 | 专题十九:盆山过程与动力学

黄发明,张东明,李旭 | 专题二十 :机器学习与灾害风险

郑义,虞鹏鹏 | 专题二十一:华南大地构造演化与关键金属成矿

黄发明,李为乐,谭道远 | 专题二十二:地质灾害风险智能评价

陈红汉,罗群,李文正,王海学,唐大卿 | 专题二十三:走滑断裂与油气

侯晓坤,贾智杰 | 专题二十四 :工程地质与防灾减灾

王全荣,杜尧 | 专题二十五:地下水系统参数获取与污染成因

董志文,王欢业,蒋宏忱 | 专题二十六:青藏高原环境-地质-微生物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地球科学编辑部
《地球科学》(中文版)和Journal of Earth Science(英文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刊物。中文版被EI 等数据库收录,英文版被SCI收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