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叶
指导老师:刘怡达
我是非法本文科生,非典型i人,2021年开始同等学力申硕之路。由于前期课程主要通过网络途径进行,甚少去学校,除了与同班同学和任课教师沟通外,对学校其他情况知之甚少。
2023年8月统考分数出来之后,我按照法学院安排着手准备论文,由于拖延及信息沟通不主动,从选导师开始我就远远落后于同期其他同学,盲审之后我又经历了几次重大修改,几近放弃,好在关关难过关关过,最终圆满完成了论文。
这一路走来,心中感慨万千,总结自己的经历,主要有以下经验:
文章不厌百回改,千磨万砺始成金。我原以为答辩完之后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没想到相比答辩之后的修改,我之前的都是小修改。总结下来,主要是对盲审专家意见理解不透彻,导致在答辩的时候专家提出了重大修改意见。
字数,这里也提醒大家在写初稿的时候不要卡到3万字,如果能多1到2万字在后续修改中就不会慌,当然,也不要凑字数,那些与主题相关性不强的、可有可无的段落都会被要求删除。
格式,没有认真研读《湖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对摘要、总结写作不符合要求,对引用文献格式不正确。在文章框架方面,文章布局不合理,重点不突出,没有写到三级标题。
内容,都是纯文字,没有任何表格,没有做实证研究,对一些存在的痛点、难点、盲点问题没有点出,对策方面法律建议不多等等。
等到答辩阶段才暴露出这些问题,深究原因,还是我写作的时候只限于和导师沟通,遇到问题倾向于间接借用小红书和B站上的经验,没有主动去与师兄师姐和同期写作的同学沟通交流,导致对盲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完全根据自己的定势思维来修改。
也正是因为答辩与同学们的接触,我才开阔思路,重视沟通,开始向同期的同学们对标,学习往届师兄师姐的优秀论文。答辩期间我遇到了同班刚开题的同学旁听,让我很受启发,如果能提前感受答辩的氛围,获取前一届师兄师姐的实战经验,论文写作中很多弯路都是可以避免的。
从盲审到答辩到上学院会,我每次都“喜提”重大修改。当时对这重大修改其实我没过多想,后来在小红书上寻找同道中人才发现是很危险的信号。也正是因为自己的钝感力强,每次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后,就马上与导师沟通修改,挑灯夜战,全心全意投入修改中。
此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导师也教导我,在论文修改过程中,千万不要妄想一次就把论文全部改好,修改多次都是正常的。通过一次次的修改,论文较初稿已经面目全非,但确实也是越来越好。
千年学府
END
百年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