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到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从除夕的年夜饭、守岁,到初一的拜年、压岁钱;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到元宵佳节的赏花灯、猜灯谜...... 这些习俗,是中国人对团结、孝道与感恩的完美诠释,它们蕴藏着对未来的期待,也彰显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啦! 近年来,关于中国春节的翻译都存在争议。有人倾向于使用充满中国特色的“Chinese New Year”,认为这样能够更直接地展现春节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内涵;而另一些人则更偏向于国际化的“Lunar New Year”,认为这样的表述更易于被全球接受,从而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尤其是自2022年开始,西方国家开始频繁的使用“Lunar New Year”。 2022年,时任英国首相的约翰逊选用了“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来庆祝新春,而非英国政府以往常用的“Chinese New Year”(春节),此举有意淡化了中国元素。类似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更多地采用“Lunar New Year”这一表述。 近年来,韩国在文化方面的“偷窃”行为愈发明显,它们试图将春节这一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占为己有,竟然硬生生地把它改称为“韩国农历新年”。 2012年使用谷歌搜索时,输入“Lunar New Year”时,结果常常自动显示“中国春节”。对此,韩国网友认为这种表述不尊重其他国家,强烈要求谷歌纠正。 最终,谷歌妥协,修改了搜索结果,现在搜索“Lunar New Year”时不再自动显示“中国春节”。 2023年大英博物馆也在推特上发布了一条邀请大众前来观看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赞助的音乐表演,以此来庆祝“韩国农历新年”。 然而,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春节”的正式认定,并采用了“Spring Festival”这一更为直白且包容的词汇,这场争论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但是,就在这几天,一位华人让大家避坑Parramatta新年庆祝活动的帖子火了! 网友表示:“从活动名到活动简介,没有一处提到China,清一色Lunar New Year。 介绍舞狮和高跷等传统中华节目时没有一个字提到Chinese,但到韩国节目就着重写明Korean Culture,全部活动内容的宣传中对中国只字未提。 不了解的老外,还以为春节是韩国的呢!” 她在看到这个活动介绍之后非常生气,于是写信给Parramatta Council,现在只等反馈了。 这条帖子发出后,迅速引起了网友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如果主办方只是为了庆祝韩国新年,那就不要使用中国元素: “如果他们要庆祝Korean New Year,请不要使用任何中国元素,全部白花花一片才对。” “既然不是庆祝Chinese New Year,那踩高跷和舞狮队最好不要去参加了,不然被误以为是韩国的传统文化。” “用中国文化舞龙的图片,却一句不提China,真的很Culture Appropriation啊!” 这种行为惹怒了不少华人,大家纷纷表示: “只要活动写Lunar的,一律不会买票,也不参加。”
“再这样,以后我们见人就说Merry Koreasmas!” 还有一些网友直接@了Parramatta Council的华人议员晨潇Charles,希望他能为大家发声: “在去年12月,春节就已经成功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澳洲被认为是Lunar New Year的说法需要被更正了,春节作为世界华人的重要节日,却被用来大力宣传韩国文化,作为华人,我感到非常伤心以及觉得受到了冒犯。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帮助,帮助推动澳洲其他人能够正确认识到,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根据日月历结合二十四节气还有闰月等计算的日子。” “希望您作为Council里的中国人,能够予以重视,捍卫中华文化!” 就在被大家疯狂@之后,陈议员出面了! 他表示,已经就这个问题向Council的同事以及活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充分表达了华人社区的诉求,而后者也表示抱歉,并且承诺会在短时间内做出相应的改动、增加更多华人元素。 陈议员说:“我会在收到确认后的第一时间和大家更新具体改动的内容,同时我也会继续跟进确保这些调整能够反映我们华人社区的文化传统和期望。” “Chinese New Year”和“Lunar New Year”本来就是简简单单从不同角度对春节的翻译,可以说并无政治意味。在韩国的操作下,反而变成了相互对立无法并存的两种译名。 这次中国将“春节”申遗成功,并且用到了“Spring festival”这个更为直白且包容的词汇,欢迎世界各国都来度过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 要让中国春节深入人心,成为全球认同的称谓,依然需要世界华人的共同努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