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王树声去食堂打饭,看到一个战士拿着4、5个饭盒,他好奇地问道:“小伙子,你一个人怎么拿着这么多饭盒?”
王树声虽然是开国大将,可他为人谦虚,没有架子。无论遇到干部还是战士,总是满面笑容地主动打招呼。
那天,他去食堂打饭,看到一个小战士,一个人拿着四五个饭盒在排队,不免有些好奇。
于是,他走上前,笑眯眯地问:“小伙子,怎么一个人拿这么多饭盒啊?能吃得了吗?”
那个小战士看了看眼前是个穿着朴素的老人,昂着头,大声回答:“才不是我自己吃呢,我给我们首长打饭!”
“哦?是吗?给首长打饭呀!那你们首长是谁呀?”王树声见小战士的样子,觉得很有趣,继续问道。
小战士觉得眼前的老人怎么这么麻烦,还问起来没完了,就有点不耐烦了,“唉呀,老人家,您就别问了,我们是新来的,说了您也不认识呀!”说完,“蹭蹭蹭”几步就窜到前面去了,不理王树声了。
王树声心想:这小伙子,还挺有个性的嘛!
第二天打饭,王树声又看到了那个小战士,此时就站在他身后,依然拿着好几个饭盒。
于是,王树声又主动打招呼:“小伙子,我们又见面了,还挺有缘的嘛!我刚才见你先出来,怎么还站到我身后去了,看来我也是吃饭的积极分子啊!”
小战士听了,觉得眼前这个老同志很有趣,不禁“噗嗤”一笑,然后问:“老同志,那您贵姓啊?”
王树声说:“免贵姓王,王树声。”
“什么?您是王树声?”小战士一听,吓得饭盒差点掉在地上。王树声的大名他可是听过的,是他首长的首长啊。
王树声见小战士这样,并不以为意,因为这样的事情他见多了。他拍了拍小战士的肩膀,安慰说:“小伙子,打饭吧,快轮到我们了。”
小战士一回去,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的首长,他们的首长一听,人家堂堂开国大将都亲自去打饭,自己却让警卫员带他去,真是不应该啊。
从那以后,那位首长再没让别人给他打过饭。
王树声虽身居高位,却从不居功自傲,搞特权。
1972年年底,他大儿子王鲁光要结婚了,可他只给儿子准备一间房,一张床和两条棉被,还有一个旧衣柜。
这样的新房,简直太寒酸了,何况还是将门之后结婚,怎么能这么糊弄。
王树声的警卫员杨伯钧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自作主张,让王鲁光去室外的葡萄架下,搬来一个石头茶几,上面罩上一块布。
可只有茶几,显得太孤单了,于是杨伯钧又去科学院宿舍里,把那套用于临时休息的沙发,搬过来,心想着,等婚后再送回去,总不算违背首长的原则吧。
谁知,王树声下班后,得知这一切,不禁大怒:“沙发是公家的,我儿子结婚,为什么要用公家的东西?马上给我送回去!”
见杨伯钧站在那,脸阵红一阵白,王树声也觉得自己语气太重,毕竟人家忙里忙外为了自己的儿子啊。
于是他缓了缓语气,语重心长地说,“你说结婚要那些玩意儿干什么?往日,同志们结婚,连个‘窝’都没有。有房、有床、有被,就很不错了!
再说,结婚是自个儿的事,怎么说,也不能能随便动用公家的东西啊,你说是不?”
杨伯钧太了解王树声了,虽说自己“好心被当作驴肝肺”,可他真的是打心眼里敬佩他的这位老领导,这样公私分明的人,怎能不让他心服口服呢?他把茶几和沙发,又搬回原处。
王树声不仅大公无私,而且胸怀宽广。
他38岁结婚,并育有3儿1女。可他3个儿子中,次子先天性残疾,三子在当兵时又落下了精神不健全的病根,只有长子王鲁光身体健全,而且年轻有为,算是他的骄傲。
可是偏偏老天不长眼,就在他结婚前3天,他在骑自行车上班的途中,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车撞到。虽捡回一条命,却要终身与轮椅为伴。
当司机得知他撞的是堂堂大将的儿子,吓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王树声得知后,百感交集,虽然他心疼儿子,可事情已经发生,无论怎么惩罚那个司机,也不能让他儿子站起来,只能造成另一个家庭的悲剧。
他思来想去,决定原谅那个司机。于是,他对前来看望的车队领导说:“请转告司机,饭还是要吃的,好好吸取这个教训就行了。”
这样的胸怀,简直像大海一样宽广。就连车队领导都不禁动容,紧紧握着他的双手,连声说:“好!好!好!”
王树声身居高位,但他始终坚守自我修养,谨慎用权,严以律己,保持着“普通一兵”的公仆精神。
正如他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个人的品行高低,不仅取决于在面对大是大非时的原则立场,更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拥有如此品质的人,怎能不令人敬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