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子女的邀请,李明华和丈夫最初选择了"候鸟"式的生活——每年来美国住六个月,然后回中国待六个月。这种生活方式在北美候鸟社区的家长群里十分普遍,数以万计的家长们在群里交流分享着他们往来的经验,很多人的经验分享在疫情期间帮助了更多人。这种候鸟式生活,让家长们既能陪伴在海外的子女,又不至于完全脱离在中国的社交圈和自己早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生活还挺有意思的。"李明华回忆道,"就像是每年都能度两次长假。来美国能看看女儿,帮她照看孩子;回中国又能和老朋友聚聚,参加各种活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奔波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频繁的长途飞行对身体的负担越来越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切换也让老两口感到疲惫。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自己似乎哪里都不能真正安顿下来。"在美国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语言不通,朋友很少,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里看孩子。"李明华的丈夫陈建国说,"可回到中国,又会担心女儿这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这种"无根"的没有归属感的感觉,在许多中国中老年移民身上存在,尤其在华人家庭中的父母们身上普遍存在,在这些因子女而移民的父母身上尤其体现深刻。他们往往在两种身份之间摇摆:在美国,他们是需要依赖子女的"老小孩";而在中国,他们曾经是独立自主的成年人。这种身份的转换和文化的冲突,常常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应和无法找到自我认同感。陈雪观察到父母的这种变化,"我能感觉到他们每次来美国都很兴奋,但待久了就会变得有点焦躁和抑郁。妈妈会反复问我什么时候回国,爸爸则整天窝在家里看中文电视剧。我知道他们是想家了,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根据美国全国亚太裔老年人中心(National Asian Pacific Center on Aging)的一项研究,相比其他族裔的老年移民,亚裔老年移民更容易感到孤独和抑郁。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社交圈的缩小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面对这种困境,一些"候鸟"父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是继续两头奔波,还是选择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如果安顿,是回到熟悉的中国,还是留在能与子女团聚的美国?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一番深思熟虑和情感挣扎。
"你猜我昨天学会了什么?"李明华兴奋地问我,"瑜伽!我在社区中心参加了免费的瑜伽课。老师说我的平衡感很好呢!"四年前刚来美国时,李明华几乎足不出户,整天守在电视机前看中文节目。但现在,她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周二和周四上英语课,周三参加社区的园艺活动,周五去老年中心打太极。这种转变源于李明华和丈夫两年前做出的一个重要决定:申请绿卡,决定长期定居美国。申请绿卡攻略和流程和注意事项,请参看文末链接。"我们想通了,"陈建国说,"与其两头奔波,不如就安定下来。反正孩子短期内不会回国,我们在这里住着,她也能安心工作。"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定居,需要极大的勇气。但李明华和陈建国认为,这是对女儿最好的支持,也是给自己一个全新的人生体验。"刚开始真的很不适应,"李明华回忆道,"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也完全不同。超市里的食材不认识,连垃圾分类都不会。有一次我把可回收垃圾扔进了普通垃圾桶,被邻居好心提醒,真是太尴尬了。"但李明华并没有就此气馁。她开始主动学习英语,了解美国文化。通过参加线上和线下的社区活动,她慢慢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交圈。"其实美国老年人的生活挺丰富的,"李明华说,"这里的图书馆、社区中心都有很多免费的课程和活动。我现在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比在中国还忙呢。"陈建国则找到了新的兴趣:做义工,提供志愿服务。他每周都会去当地的一家养老院做志愿者,陪老人聊天下棋。"虽然语言还是有障碍,但老人家们很友善,会很耐心地听我说。这让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通过这些活动,李明华和陈建国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他们的经历,展示了老年移民如何在异国他乡重塑自我,找到新的人生价值。 越来越多北美候鸟社区里的家长们通过参与义工和志愿服务,找到了生活新的目标和存在价值。被需要的感觉更好。同时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来到海外的孩子身边养老的决心。在北美候鸟社区的海外养老群里和父母申请绿卡群里,很多家长也分享过同样的感触,下定决心反而比不断摇摆内心要轻松的多。然而,并非所有的老年移民都能像李明华夫妇这样顺利适应新环境。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经济压力等因素,都可能成为阻碍他们融入的绊脚石。根据美国老年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AARP)的一项调查,超过60%的亚裔老年移民表示,语言障碍是他们在美国生活中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不仅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也限制了他们获取医疗、社会服务等资源的能力。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城市和社区开始采取措施,帮助老年移民更好地融入社会。例如,在加州的很多城市,当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为老年移民提供免费的英语课程和文化适应培训。一些医院和社区健康中心也开始提供多语言服务,方便不同族裔的老年人就医。尽管如此,老年移民的社会融入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移民自身、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