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又小又浅,根本看不清。”近日,一则“把药品有效期改成黑色字体”的建议引发广大网友共鸣。小小药品包装,招致众多吐槽,并非吹毛求疵。字体是否清晰,字号是否适中,不仅影响阅读体验,更与用药安全相关。其实不独有效期“朦胧”、保质期“难找”,一段时间以来,药品包装与说明也饱受诟病。内容越来越多,术语越来越专,字号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出现了“一粒米盖住4个字”的“微雕印刷术”。对于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想要都弄明白真是太难了。我国《药品管理法》早有明确要求,“药品包装应当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说明书中的文字应当清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事项应当显著标注,容易辨识”。作为提供药品重要信息的主要途径,说明书必须遵循一定之规。对于暴露出的痛点,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回应、跟进。如陆续公布几批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名单,推动“大字版”“简化版”说明书与患者见面,覆盖范围超全国一半省份。从后续反馈看,有的改版仍在调试,有的已被认可,但不管怎样,改变正在发生。为应对频繁问询,有的药店曾自行打印放大版说明供老人自取,有的社区医院录制数字医嘱视频供居民观看,有的人用签字笔把新买药的生产日期、有效期描黑。既然这些“土方法”就能解决眼前困扰,足以说明难度系数并不高。相关方面多去医院看看,到药店走访走访,聆听患者的真实需求,一定能有所收获。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捕捉用户需求、改善提升产品的良好契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患者更顺心,是一个社会该有的温情。如今,大众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必然伴随寻医问药需求的增长。不妨从“黑体字保质期”开始,让药品包装更实用、更好用,努力一小步,方便一大步。北京晚报(ID:wxbjwb)评论员 田闻之【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张力
编辑: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