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文摘   2025-01-23 17:50   重庆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早期轻症患者仅出现皮肤损害或麻木感觉,如果发现较迟,可能会出现失明、肢体残疾、毁容毁形等比较严重的情况。

麻风病传染源

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以及九带犰狳和红松鼠是本病的传染源。

麻风病的传播途径

(1)飞沫传播:麻风杆菌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唾液传播。
(2)接触传播: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皮肤破损部位接触患者的血液进行传播,如生活密切接触、纹身等。


麻风病易感人群

主要包括免疫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人及与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绝大多数成人对麻风杆菌感染有较强的抵抗力。


麻风病常见的早期症状

01皮肤病变 

出现皮肤上的斑块、红斑、干燥闭汗、色素沉着或苔藓样改变。这些病变通常出现在身体暴露的部位,如面部、耳垂、手臂和腿部。

02神经损害 

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痛、瘫痪、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麻风病菌侵入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纤维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03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减退或丧失、触觉和痛觉异常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麻风病菌感染导致神经纤维的破坏,影响了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

麻风病早期的症状可能比较轻微,很容易被忽略或误诊。及早发现和治疗麻风病非常重要,以避免病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早诊断、早治疗可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出现以下症状,应怀疑是否患有麻风病,尽早就医。

麻风的可疑症状
1.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肤病(三月以上)。
2.皮肤闭汗(局部干燥)或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行感。
3.眉毛稀疏脱落,酒醉样面容。
4.面部或耳垂出现肿胀或结节肿块。
5.水肿性红斑损害、结节性红斑损害。
6.神经粗大、疼痛或触痛。
7.手或足发生反复无痛性伤口、溃疡或容易烧/灼伤。
8.闭眼不拢、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缩或出现爪型手、垂足。



来源:甘肃疾控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
2019年7月15日,原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二甲)和重庆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二甲)整合为新的万盛经开区人民医院,并已启动创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相关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