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捕食癞蛤蟆,文昌3村民中毒,其中1人死亡

文摘   2024-10-16 10:10   海南  
10月13日晚
文昌市3名村民在文城镇一家饭店
食用擅自捕捉的癞蛤蟆后出现严重中毒
医院鉴定是吃癞蛤蟆所致
目前1人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另外2人还在医院抢救


01



河豚鱼





河豚鱼,又称“气泡鱼”“气鼓鱼”等,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但在淡水河流及海洋、河流汇合处也可发现,其体背、侧面的斑纹随种类不同而各异。河豚鱼因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因中毒而导致人员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河豚毒素潜伏期一般为0.5~3小时,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

02



铜铸蟹






铜铸蟹,又称铜铸熟若蟹,头胸甲壳呈横卵圆形,背部隆起分区明显,表面光滑。全身表面呈青绿至紫褐色,其间有白色,褐色与青橙色的不规则花纹,形成特殊的斑驳色彩。可能含有麻痹性生物毒素,中毒病人表现为口唇、手脚发麻、步态不稳等症状。

03



蟾蜍






蟾蜍是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其分泌出来的黏液含有剧毒,对人体心脏、消化道及中枢神经产生严重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蟾蜍的毒性物质,不单存在于耳下腺和皮肤腺,其毒性物质还存在于肌肉、肝脏和卵巢。蟾蜍可作中药,但必须通过加工。含蟾蜍成分的中药如果过量服用,也会导致中毒。

04



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来源:南海网 南国都市报

科普儋州
儋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是儋州市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中共儋州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儋州市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