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类专业研发新势力,未来十年,祖国在等你!大汇总请收藏

文摘   2024-11-27 08:08   福建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师,我经常被学生和家长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材料专业是不是'天坑'?”每当这时,我总是笑着反问:“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卡脖子'技术吗?”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1.2万亿元,但核心材料的国产化率仍然不足20%。


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复合材料的自给率也不到30%。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我们在关键材料领域的短板。


记得去年,我接待了一位焦虑的家长。他的孩子被某985高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可他却整宿失眠,担心孩子未来的发展。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2008年,特斯拉推出第一款电动跑车时,续航里程只有393公里。


而到了2023年,国产电动车的续航普遍突破700公里。


这巨大的进步背后,是新型电池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


从磷酸铁锂到三元锂电池,从固态电池到钠离子电池,每一次材料技术的革新,都推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前发展。


“你知道吗?”我对那位家长说,“你孩子未来或许就是这场技术革命的参与者。”


确实,材料科学与工程在过去曾被戏称为“天坑”专业,但这个标签正在悄然改变。让我们看看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国家战略的调整带来了新机遇。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突破新材料领域的关键技术。


从2024年教育部发布的新版本科专业目录来看,材料类新增4个专业,成为工科类新设最多的专业类别。


这绝非偶然,而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选择。


产业升级创造了新需求。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应用,整个产业链对材料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研发岗位,年薪动辄30万起步,可见企业对人才的渴求程度。


再看看材料专业的应用领域,简直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能源领域,太阳能电池材料、储能材料、氢能材料等,都是推动能源革命的核心;


在电子信息领域,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量子材料等,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


在生物医疗领域,生物材料、智能材料、仿生材料等,正在改写医学治疗的方式;


在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复合材料、耐高温材料、轻量化材料等,是实现航天梦的基石。


有学生问我:“老师,学材料专业需要什么特质?”我的回答是:好奇心和耐心。


材料研究就像“精雕细琢”,需要在微观世界里不断探索、实验、优化。


一个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正是这种执着的探索,才能带来突破性的创新。


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参观某新材料研发中心。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正在进行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实验。


他告诉学生们,他们团队花了三年时间,才找到一种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新工艺。


“但是这值得,”他说,“因为这项技术可能改变未来电子产品的面貌。”


面对未来,材料专业的发展前景可以用“三新”来概括:


新机遇 :国家战略支持,产业升级加速,为材料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革新材料研发的方式方法;


新格局 :跨学科融合加深,材料专业与生物、信息、能源等领域的交叉日益紧密。


对准备报考材料类专业的同学,我有几点建议:


  1. 选择专业方向要结合个人兴趣和国家需求。比如对环保感兴趣的可以选择环境材料方向,对医疗有热情的可以选择生物材料方向。


  2.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基础课程。材料专业是一个需要扎实物理、化学功底的专业,基础决定上限。


  3. 培养跨学科思维。未来的材料研究越来越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要有开放的学习心态。


我想说的是,选择材料专业,就是选择了为国家重大需求贡献力量的机会。


记住,在材料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可能成为推动产业革命的关键。


未来十年,祖国在等待更多优秀的材料科学人才挺身而出,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正如一位材料学家所说:“材料创新就像点亮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人类文明进步的航程。”而你,或许就是那个未来的领航者。让我们以好奇心探索未知,以创新推动发展,共同见证材料科技改变世界的精彩时刻。 

点赞分享

让钱和爱流向你


让借口变成煎熬
此号记录自己过往的点滴,愿岁月静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