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退火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成为IGBT制造中的革新力量。它不仅解决了传统退火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还推动了IGBT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器件,其性能的提升与制造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介绍激光退火工艺在IGBT制造中的应用,特别是它在背面工艺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一技术实现IGBT性能的优化与突破。 IGBT作为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经历了从穿通型(PT)到非穿通型(NPT)再到电场截止型(FS)的演变。这一演变不仅提高了器件的整体性能,还推动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NPT和FS型IGBT的制造过程中,背面工艺是关键环节之一。其中,离子注入和退火工艺是形成背面P+区域(NPT IGBT的集电区)或同时形成FS IGBT的P型区(集电区)和n型场截止层或缓冲层的重要步骤。然而,由于IGBT硅片正面已经完成了金属化工艺,且存在金属铝,这要求退火工艺必须保证硅片正面温度低于500℃,以避免对正面器件结构造成损伤。 传统的炉管退火工艺虽然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但注入离子的激活率较低,对器件的性能调整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业界开始寻找一种能够在保证硅片正面温度不升高的同时,大幅提高背面注入离子激活率的新技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光退火技术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虽然偶尔有关于激光退火的报道,但直到1971年,激光退火技术才真正被发明出来。随着IGBT技术的发展和薄片加工工艺的研发需求,激光退火技术逐渐被应用于IGBT的背面退火工艺中。 激光退火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照射半导体表面,在照射区内产生极高的温度,使晶体的损伤得到修复,并消除位错。由于激光加热时间极短(约为普通热退火的百万分之一),因此可以在不破坏集成电路浅结电导率和其他结特性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离子注入所产生的晶格缺陷。 在IGBT的背面工艺中,激光退火技术能够实现对硅片背面的局域加热,形成极高温区域,从而大幅提高背面注入离子的激活率。同时,由于激光束的精确控制,可以确保硅片正面保持在较低温度,避免对正面器件结构造成损伤。 激光退火工艺在IGBT制造中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退火工艺中离子激活率低的问题,还带来了诸多优势: 激光退火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硅片背面加热至高温,使注入离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进行扩散和重新排列,从而大幅提高激活效率。 通过精确控制激光束的能量和照射时间,可以实现对激活深度的精确控制,满足IGBT制造中对不同区域深度的要求。更多产品和服务可戳公司官网:https://www.si-era.com/
激光退火技术的局域加热特性,使得硅片正面能够保持在较低温度,避免了传统退火工艺中可能出现的正面器件结构损伤问题。 激光退火工艺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能够显著缩短IGBT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虽然激光退火设备初期投资较大,但由于其高效、精确的加工能力,可以显著降低废品率和制造成本。 在IGBT制造过程中,激光退火工艺主要应用于背面P+区域的形成和FS IGBT中P型区及n型场截止层的形成。通过精确控制激光束的能量、照射时间和扫描路径,可以实现对背面注入离子的高效激活和精确控制。 同时,激光退火工艺还可以与其他工艺步骤相结合,如离子注入、硅片减薄等,形成完整的IGBT背面工艺流程。这一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整合,不仅提高了IGBT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推动了IGBT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随着IGB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IGBT的性能和制造要求也越来越高。激光退火技术作为IGBT制造中的关键工艺之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不断优化激光束的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提高激光退火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满足更高要求的IGBT制造需求。探索新型激光退火材料和工艺,以进一步提高离子激活效率和激活深度,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环境污染。将激光退火技术与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实现IGBT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除了IGBT制造外,探索激光退火技术在其他半导体器件和微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