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在当今时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领域需要科研人员将个人科研理想融入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突破“卡脖子”技术;乡村振兴的热土上,需要青年扎根基层,助力农村发展。只有每个人都将自身与国家紧密相连,才能汇聚起磅礴力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强大的中国力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绝非仅仅是喊出的响亮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与深沉的情感融合。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紧密相连,意味着当我们规划人生方向时,要以国家发展需求为指引。比如,在科技领域,无数科研工作者投身芯片研发等关键项目,他们怀揣攻克技术难题的理想,助力国家在科技竞争中占据高地 。
把人生与民族命运相系,就是要在民族前行道路上勇挑重担。古有岳飞精忠报国,今有戍边战士守护疆土,他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像“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山区,用教育改变山区女孩命运,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的教育扶贫事业。爱国,是在平凡与不凡中,用行动诠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在学业上,青年应勤奋刻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无论是科研领域的创新突破,还是人文社科的深入探索,都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黄大年为榜样,他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国投身科研,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生活里,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荣誉。遇到诋毁国家的言论,勇敢站出来制止。同时,踊跃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像参与社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在职业选择上,不单纯追逐个人利益,优先考虑国家需求。当国家需要大量基础建设人才时,不少青年投身建筑行业,为交通、住房等建设贡献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汗水浇灌祖国繁荣之花 ,在实践中书写爱国篇章。
图文编辑:河北大学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孟凡兮
责任编辑:河北大学文学院团委宣传部 满佳莹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