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天府 川蜀遗韵。四川,一个融合了十余个民族的省份,孕育着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
10月19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四川,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形式,全面展示川蜀大地的非遗项目,感受蕴藏其中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氛围。
“流动”的镜头,
串联别具特色的非遗之美
从家喻户晓的川剧、蜀锦、蜀绣,到历史悠久的青城武术、川西藏族山歌……毗邻七省区市的四川,是当之无愧的非遗大省。以“流动”的镜头对准四川各地的特色非遗,《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带观众在沉浸式的氛围中解锁包罗万象的非遗之美。
被誉为“戏曲界的‘卷’王”的川剧,唱腔、行当、身段等样样讲究,椅子功、飞褶子、吹灯火、滚背缠灯、吐火等绝技令人惊叹。如今,川剧脸谱更是在技术浪潮中焕发新生,让更多年轻人透过科技的窗口领略艺术的魅力。
在古代,“锦”代表了丝织品纺织技艺的最高水平,只有达官贵族才能使用——而蜀锦可以说是古人的“高定”。蜀绣中最神奇的“三异绣”,在同一块绣面上,正反轮廓一样,但两面图案、色彩、针法都不同,堪称刺绣界的奇迹。
发源于四川青城山的青城武术,是与武当、少林、峨眉并立的中国古代四大门派之一。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青城武术早已风靡80多个国家,其一招一式中彰显的自然韵味和生命律动,吸引着更多外国友人亲近中国文化。
川西藏族山歌是藏族人民在放牧、伐薪等劳动中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而创作的歌曲,是一种在山野间自由演唱的歌曲。川西藏族山歌没有固定的旋律和歌词,今天的人们依然用固定的曲调来演唱周围的一切事物,唱出自己的“专属山歌”……
节目让观众跟随嘉宾的行进路线,“邂逅”30余项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之在近距离的触摸和体验中深入了解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透过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我们既看到了四川非遗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看到了川蜀大地上的人们对“美”的无限追求与热爱,更对中华文明的延续性和生命力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感悟。
“包容”的笔触,
书写非遗和生活的紧密连接
沃野千里,天府之国。形式多样、类型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凝聚着无数四川儿女的劳动与智慧。多元共生的非遗之美,离不开生活的浸润,也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力。
《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以“包容”的笔触细致勾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更运用大量笔墨展示四川非遗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在场景化、故事化的表达中讲述传统非遗何以绵延至今。
透过节目镜头,观众欣喜地看到从历史中走来的非遗技艺没有被忽视、被边缘,而是以各种形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融合不仅让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被焕新,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活力与色彩。
在这一过程中,“人”成为连接非遗和生活的主角,一个个非遗传承人用自己的热爱与坚持,为非遗传承续写新的篇章:拥有精湛技艺的他们,默默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
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的周德武对珠宝有着深厚的喜爱。他潜心钻研烧蓝制作技艺,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将烧蓝工艺与成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推出了如熊猫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手工艺的珠宝。这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为四川非遗打造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出身竹编世家的杨隆梅,是四川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家里接过竹编业务后,她经过几年的摸索、尝试、实践,对传统的竹编工艺进行提档升级,让家乡的竹编走出四川、走向世界,充分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
李志辉是崇州市怀远镇“藤编一条街”的带动者,也是怀远藤编的传承人。从藤椅家具再到藤编文创,李志辉始终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系列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工艺品,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主动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
来自成都市金堂县的王振芳是步打球非遗传承人。在研究步打球的过程中,王振芳翻阅大量史料,借鉴了诗词和壁画等文物记载,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步打球。如今,这项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育运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关注,逐渐成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
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侧写着非遗在当下被激发出的更多可能性:当传统非遗“遇见”现代科技、创意产业,新的文化业态就此形成,让非遗和现代生活“双向奔赴”。
在节目精心发起的这场特别的非遗之旅中,有文化气息也有生活氛围,将非遗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铺陈开来,加深了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