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郭晶晶在故宫拍摄的一组杂志照在网上特别火。故宫雍容大气,郭晶晶气质端庄,整体特别搭。
其实故宫早就已经禁止商业拍摄了,郭晶晶的拍摄是特批的。而之所以要禁止商业拍摄,主要是为了保护古建筑和文物。
古建筑呢,是咱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承载了前人的审美、情感、智慧和信仰。
大气恢弘的故宫,作为皇朝统治者的居所,它的斗拱飞檐,一砖一瓦,甚至屋脊弧度,不仅有实用性,更彰显着皇权尊贵。
每个中国孩子,如果有机会,其实都应该多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建筑。他们会更了解什么是东方美学,什么是华夏底蕴。
比如带孩子看拥有2000年历史的苏州园林,孩子就会更真切的感受到它的艺术价值。苏州园林借鉴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手法,代表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浪漫宇宙观。
我特别认同一个观点:建筑就是活着的历史。
但带娃参观古建筑,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建筑知识储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长城上“洞洞”和“凹槽”的用处
高层土楼每一层的作用
那我建议大家实地参观之前,先做一些功课, 比如可以让娃看看这套《伟大的中国: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
咱们之间也推荐过不少讲国学的书,但更多是从典籍、历史角度切入的。虽然里面也涉及一些建筑知识,但都是零散穿插在书中。
像这套书这样,能这样系统讲中国古建筑的童书,还是相当少见的,这也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原因之一。我觉得它合适的年龄阶段也比较大,从5岁-12岁都可以看。因为里面的科普、文化、知识性内容,都配了大量详细精致的图片,孩子结合着看,收获会非常大。
没时间看文章的姐妹,可以直接看视频哈:
#01
中华古建筑之ZUI
业内大牛亲自创作
先不说别的,放眼全国,咱们现存的古建筑多如牛毛,哪些ZUI有代表性,值得孩子优先看,本身就是个问题。
它在建筑选择上相当用心,一共8册,每册讲解一处中国地标性建筑,涵盖了7大中国古建筑类型。
坛庙建筑:天坛。
防御建筑:长城
宫殿建筑:故宫
陵墓建筑:秦始皇陵兵马俑
民居建筑:土楼
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圆明园
宗教建筑:敦煌莫高窟
秦朝一扫六合的霸气、江南风光的秀美,大唐盛世的繁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可以在这些古建筑里感受到。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都是中国古建筑的集大成者,也代表着古人艺术和技艺的ZUI高水平。
想把它们给孩子讲清楚,自然需要专业人士。不过看到创作团队,我还是被这个阵容豪华程度震惊到了:
故宫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周乾,之前网络爆火的“故宫抗十级地震”实验,就是他设计的;
故宫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周乾
“故宫抗十级地震”实验
还有圆明园管理处、苏州大学的建筑系院长吴永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长城项目组专家许慧君……
苏州大学的建筑系院长吴永发
长城项目组专家许慧君
请这些行业权威给孩子讲中国古建筑,我个人感觉,比金牌导游讲解得更丰富生动。
也因为如此,它也得到了许多业内大佬的推荐,含金量自然特别高。
#02
视角独特
把建筑“拆”给孩子看
我家虽然也入手过古建筑相关的书籍,但主要是从外观、人文历史科普,与建筑学相关的知识,还是比较少。
相比起来,这套书的内容就格外有特色,它穿越回千年前,还原了古建筑的完整施工过程。
以故宫为例,大到怎么打地基、立柱、封顶的宏大工程,小到砌墙、铺砖、内饰这些细枝末节的工作……
孩子可以在这些工序中,感受先人智慧,更重要的是,TA的立体思维和空间感知力也得到了培养。
因为这套书特意根据古建筑的原始数据,做了电脑三维建模,再以剖面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看到建筑表面,更能以透视视角看到内部结构。
除了必要的、少量的专业名词,书中都以图解的方式做了详细的解说。
即便是没了解过古建筑的娃,也能轻松理解它是怎样建造的,又为什么能历经千百年,屹立不倒。
#03
多科科普:
全方位解读建筑
当然,这套书讲的绝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是把地理、历史、工程、人文等多个科目融合在一起,特别符合现在“跨学科学习”的理念。
历史:
火烧圆明园
历史:
列强对莫高窟的伤害
工程:
祈年殿的斗拱结构
物理:
故宫的“平摆浮搁”装置
人文:
苏州园林地砖中的谐音梗
完整读下来,孩子能收获800多个知识点,大大开拓视野,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04
手绘东方美学
还想特别夸一夸插图,它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一笔一划亲自绘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