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我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同时做好陕西省第十五届及全国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备赛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长安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竞赛)。资源学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2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竞赛按照作品类别、学科类别和学历类别进行评审。
限本科生申报,主要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及能源化工等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各组别参考上届国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附件一)。该类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了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
3.科技发明制作类
主要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及能源化工等学科方面的成果,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三、参赛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是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专利、论文等成果自2023年6月至2025年6月取得),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字数不超过15000字,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字数不超过8000字,科技发明制作类须向评委进行实物演示。
3.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四、比赛流程
1.作品申报阶段(2024年11月8日)
2.学院初审阶段(2024年11月中旬)
4.学校决赛答辩(2024年12月中上旬)
5.学校终审答辩(2025年3月)
五、材料报送
1.内容要求
(1)所有类别作品提交《长安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具体填写方法请参考《作品申报书模板》(附件三)
(2)所有类别提交作品说明书,分别为科技发明制作类的作品说明书,自然科学类的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提交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
(3)所有类别作品提交作品支撑材料须按照作品说明书后的支撑材料模板进行提交。
(4)跨学院作品由申报者(第一作者)向其所在学院团委申报。
2.提交材料
六、相关说明
七、注意事项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授奖名单.pdf
长安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资助作品名单.xlsx
附件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docx
附件二:长安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doc
附件三:作品申报书模板.doc
附件四:长安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说明书.doc
附件五:长安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申报作品信息汇总表.xlsx
附件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试行).pdf
附件七:“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pdf
供稿、供图/长安大学资源学院科协
编辑/赵易存
初审/苏艾拜·买买提依明
终审/巩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