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顺利召开

文摘   2024-11-10 12:01   广东  

2024年11月8日,第六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顺利开幕,来自全国80个科研院所、高校、业务单位和企业的约400名专家学者参会。该论坛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发起。本届论坛由中山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学会航空气象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商飞气象研究中心、广东省气象学会、珠海市气象局共同协办。


论坛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王东海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对参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


王东海教授主持论坛


论坛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院士致开幕词,他指出,中尺度气象学作为研究中尺度天气系统及与其相联系的严重灾害性天气的学科,一直是当代大气科学中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创办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旨在促进各个研究机构深化交流互动,积极培养中尺度气象学领域的科研创新人才。论坛创办5年来,已经在国内气象学界产生重大影响。本届论坛规模空前、学者云集,必将在相关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谈哲敏院士致开幕词


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林天歆教授致辞。他表示,在百年校庆之际,中山大学很荣幸作为第六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的主办单位,邀请到众多中尺度气象学领域的优秀专家、学者。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必将推动中尺度气象学前沿课题的研究。


林天歆教授致辞


广东省气象局庄旭东局长表示,期待以这次论坛为契机,积极探索构建大协作大平台,用活区域合作、流域协作机制,用好“气象联合基金”等资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气象人才高地和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研究院国家级平台,共同推动中尺度气象学大发展。


庄旭东局长致辞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董文杰教授热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他指出,珠海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祝愿大家在第六届全国中尺度气象学论坛度过一段愉快而充实的时光。期待此次论坛将成为一次思想碰撞的盛会,助力中尺度气象学未来发展。


董文杰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论坛设置了特别活动“百位名人进世纪中大”系列讲座暨“若海论坛”第49讲。活动邀请到了谈哲敏院士作“对流自聚合动力学:干区形成与演变”专题讲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许映龙高工作题为“台风海洋气象业务预报现状及关键技术”专题报告。


谈哲敏院士作报告


许映龙首席作报告


8日上午、下午,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业务部门、企业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大会青年特邀报告。

大会报告现场(左右滑动浏览)


9号,论坛以分组研讨的形式开展181场专题报告,涵盖了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新型观测技术,对流的多尺度结构及演变机制,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及致灾机制,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参数化、集合预报、资料同化和可预报性,人工智能在灾害天气资料分析和预报预警中的应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事件,航空气象和低空经济的前沿技术,极端天气与水文气象灾害8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安排了专门的讨论环节,探讨了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专题报告现场(左右滑动浏览)


论坛期间设有中山大学移动式天气雷达系统、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和地面综合观测场的参观环节。许多与会嘉宾前往中山大学移动式天气雷达系统、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和地面综合观测场所在区域进行参观,现场有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详细解说。


中山大学移动式天气雷达系统、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和地面综合观测场的参观环节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气象期刊宣讲展示活动,共展示了《暴雨灾害》《气象》《大气科学》《气候与环境研究》《热带气象学报》《气象学报》《大气科学进展》和《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8个气象领域的重要期刊。参会专家、学者论坛期间纷纷前往期刊角进行交流,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气象期刊宣讲展示活动


本次论坛的召开展示了我国中尺度气象学最新科研成果,为从事中尺度气象学研究的国内学者搭建了交流互动平台,深化了中尺度气象学领域研究多方合作,促进了中尺度气象学前沿领域发展。


活动合影

---ATMOS---

编辑:杜泽恩

责任编辑:樊涌涛

撰稿:林安然

初审:王东海

审核:游顺勇

审核发布:郑慧

欢迎投稿

mediaofsas@163.com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
发布中大大气科学学院的相关资讯,反映学院师生的精神面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