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县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奋力建设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好《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的决定》要求,精雕“东江翡翠”,奋力建设“美丽安远”,安远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如下决定:
《三百山韵》邹小光 摄
改造升级传统工业产业。加大对传统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力度,落实“千项技改、万企升级”工作部署,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严格新建、改扩建项目准入管理,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矿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首位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立足安远县情,健康有序发展光伏、风电等生态友好型新能源。开展工业领域碳达峰,促进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构建绿色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低碳交通装备升级,规划建设城区和景区自行车道,在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领域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倡导、转变、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协同增效,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抓实“四尘”“三烟”“三气”专项行动,持续改善全县空气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统筹推进濂江、镇江“两河”流域治理,每3—5年必须对“两河”及其一、二级支流进行河道整治、疏浚;东江流域出境断面安远黎屋组、东江源头保护区断面镇岗桥和中学桥水质均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力争I类;濂江流域出境断面安远下坝组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以上,力争Ⅱ类。科学规划布局生猪养殖产业。在禁养区一律禁止新建生猪养殖场,对现有生猪养殖场一律拆除关停;对限养区的生猪养殖场,改造提升环保设施,强化日常监管,加大对偷排漏排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合理设置全县生猪养殖限额,逐年缩减养殖规模。深入开展畜禽粪污、水产养殖、农残及重金属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城乡环境治理。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对餐饮、建筑等行业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城区、工业园区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同步推进厂网一体化建设,扩大污水管网覆盖区域,强化周期性巡查维护,将目前县城生活污水收集率从不足40%逐步提升到80%以上。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有计划、有步骤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建设,打造高质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严格遵守《安远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构建“双脉环绕、江河伴城”的全域风貌基底,充分利用区域自然本底,发挥乡村地区的生态景观效益,通过河流生态廊道和山体林地生态廊道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通廊,营造“显山露水”的生态格局。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加强濂江河、修田水、安远水、花椒河、碧湖水等河流的保护修复,控制沿河两岸建筑风貌,塑造滨水空间,强化城市蓝线管控。早日规划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计划稳步推进管廊建设。加强城镇空间的规划引导和统筹协调,严守城镇开发边界,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镇生态宜居、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先保护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空间,加强三百山东江源头等生态涵养区保护,筑牢山地森林生态屏障。严格管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扩大保护范围,将饮用水水源集雨区划入重点保护区,区域内不能从事法律规定禁止的种植、养殖行为,确保全县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管和防治,加大柑橘黄龙病、松材线虫病等病虫害防治力度。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加大对产城新区、版石工业园及矿山、畜禽养殖场、艾坝水库、永镇水库及乡(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区的环境风险管控力度。力争在2030年以前完成县城规划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退果还林。
永镇水库 魏迪金 摄
建立健全生态价值评价及市场交易机制。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科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全县域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推动生态资产价值评估结果多元化、多场景应用。探索推进排污权、取水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开展碳汇交易等改革试点,积极参与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大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创新“生态+”发展模式,推进新业态、新产业发展。以三百山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支持建设以三百山为品牌的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支持果旅、农旅、文旅、体旅融合,打造大湾区康养后花园,壮大生态旅游市场。以脐橙、油茶、紫山药、富硒大米等为重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区域性优质农副产品和供应基地;大力发展竹木深加工、森林食品等特色产业,加快推动“以竹代塑”发展,培育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林产品,壮大生态农林产业。
凤山乡规划建设的“紫参小镇”农旅融合综合体
健全生态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全周期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落实深化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环境资源审判、生态检察等制度,完善生态环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检察公益诉讼机制。做好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制度衔接。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打造林长制、河湖长制升级版。构建和完善脐橙产业健康发展保护机制,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和措施,加快推动脐橙产业高品质、安全有序发展。完善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重大生态工程项目资金、用能、用地等要素保障。总结推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成果,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长效机制。
培育繁荣生态文化。在保护传承安远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育融古色客家文化、红色历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文化。加强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充分挖掘红色遗址、古廊桥、围屋等文化资源潜力,丰富业态,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擦亮“东江源”“三百山”品牌,举办东江源·三百山系列文旅、体旅、果旅融合活动。实施生态道德培育行动。利用赣南采茶戏等重点非遗品牌,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强化生态文化的教育宣传和普及,推进生态文明进机关、社区、乡村、企业、校园、景区和家庭,一体推进美丽乡村、美丽河湖和“美丽细胞”建设。
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定期听取县人民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定期听取本决定贯彻执行情况的专项报告。县人大常委会要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询问、质询等监督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县、乡(镇)人大代表要积极履职,发挥带头作用,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News
新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