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冰雕连幸存者周全弟:16岁卧雪3天3夜冻掉四肢,至今仍健在

旅行   2024-11-15 06:00   北京  


在1950年的长津湖战役中,气温骤降至零下40度。年仅十六岁的志愿军战士周全弟,在雪地里卧伏了长达三天三夜,结果导致四肢被冻伤而截肢。周全弟是那场战役中“冰雕连”的少数幸存者之一,至今仍然健在。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周全弟回忆起那场艰苦的战斗时,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向我们叙述了那段既冰冷又炽热的往事。


01

战火中的少年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周全弟年仅十六岁,怀揣着理想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尽管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却对战争的残酷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在那个冬天,志愿军迅速集结,周全弟被分配至第26军77师231团,肩负起保卫国家的使命。他们从四川出发,昼夜兼程,直奔朝鲜战场。



站在鸭绿江畔,周全弟目睹江水奔腾,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几乎无暇回顾,便随部队踏上了征程。朝鲜的冬天异常严酷,他至今仍记得行军时的严寒,气温骤降至零下20度,雪花飘洒,地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他们每天行进十余公里,双脚逐渐麻木,衣服上也结了一层冰霜,棉衣根本无法抵御刺骨的寒风。


由于补给不足,干粮早已消耗殆尽,战士们每天饿着肚子,仅以一口冰水解渴,便继续前行。尽管心中充满恐惧,但周全弟被周围战友的鼓励所支撑。他们坚定地步伐向东行进,翻越一座座山岭,穿过一个个小镇,逐步接近前线。



11月27日,部队接到了前往长津湖黄草岭的命令,那里是美军陆战1师的防线,他们需要在那里设伏,以阻击敌人。周全弟和他的战友们深知长津湖的重要性,一场激烈的战斗在所难免。到了11月末,长津湖地区的气温骤降,战士们虽然知道可能会在雪地中作战,却依然无怨无悔。周全弟的年轻面庞上显露出严肃的神情——他已经意识到,此行可能再也无法见到亲人。


02

卧雪三天三夜

在长津湖的夜晚,寒风刺骨,周全弟与他的战友们在黄草岭执行埋伏任务。极寒的气温达到了零下40度,令人难以忍受。当埋伏命令下达,战士们迅速在积雪中挖出浅坑,趴伏其上,尽管手指冻得僵硬,甚至手掌粘在冰面上,他们也必须保持不动,即便是解决生理需求,也只能就地进行。每个人都严格遵守纪律,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一动不动。周全弟躺在雪地里,心中默念着必须坚持,不断提醒自己肩负着任务,不能拖累队伍。



经过三天三夜的严寒考验,战士们几乎被冻僵。气温持续下降至零下40度,他们的衣物单薄,无法抵御严寒。周全弟紧紧裹着棉衣,蜷缩在雪地里。饥饿难耐的他尝试用双手抓起雪来缓解饥渴,尽管冰凉刺骨,但这是唯一的缓解方式。渐渐地,他的手脚失去了知觉,寒气透骨,内心感到极度的恐慌。


第一夜过去后,周全弟的双腿已经僵硬,无法动弹;到了第二天,他试图捏一捏手指,却感觉不到指尖。周围的战士们同样趴在雪地里,神情麻木,呼吸微弱。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结着霜花,眉毛冻成一簇簇的冰渣。周全弟坚信,自己的责任是坚守阵地,无论多冷,都要忍耐,等待指令的到来。



到了第三夜,身体的极限不断被挑战。周全弟的四肢彻底麻木,他无法控制双腿,也听不清战友的低语。雪逐渐覆盖了他们的身体,形成白色的“伪装”,远看就像山坡上的石块。在这片雪白的“墓地”中,125名战士坚守着,没有一人放弃。他们忍受着极端的寒冷与饥饿,心中唯一的念头是等待冲锋号的响起。


第四天拂晓,冲锋号声划破寂静,战士们得到进攻的命令。周全弟听到号声,心头一震,试图动弹身体,站起来。然而,他的双脚已经完全失去知觉,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看着身边的几个勉强能动的战友在冲锋号声中站起,向敌阵奔去,周全弟内心焦急万分,但身体已完全僵硬。



他低头看到自己的手指上结了一层霜,皮肤呈现出暗紫色,触摸不到任何温度。尽管内心急切,但他明白自己已无力再战。在冲锋声中,他目送着战友们朝前线冲去,耳边是枪炮声和呼喊声。他深知,这一刻自己可能再也无法追随他们。


战斗逐渐远去,周全弟的意识开始模糊,眼皮沉重,最后只剩下耳边的轰鸣声,隐约听到雪地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战斗结束后,搜索队伍在冰冷的雪地中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周全弟。他被战友抬回后方急救,脸上还留着未化的霜花,手脚已无力。医生立即进行了截肢手术,挽救了他的生命。由于四肢严重冻伤,周全弟的双手从前臂截除,双腿从大腿根部锯断。当时没有麻药,医生只能用冰雪包裹伤口,以减轻他的痛苦。



03

重新生活

在截肢之后,周全弟深陷绝望,长时间无法接受自己身体的残缺。他一度拒绝任何人的帮助,眼神中透露出无望。然而,在这种绝望的时刻,一位护士向他赠送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并开始每日为他朗读,逐渐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


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疾病和战争的双重打击下依然勇敢地面对命运,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周全弟。他暗自发誓,绝不能屈服于命运。他为自己设定了三个目标:生活自理、学习文化知识、克服困难。尽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还是开始用残缺的手臂练习写字。



尽管最初的练习让他的手臂感到极度的疼痛,周全弟却坚持不懈,即使字迹歪斜,他也不放弃。他逐渐发现,书写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他活下去的意义所在。


经过数年的努力,周全弟的书法技艺日益精湛,他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的赞赏,独具特色。通过书法,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恢复生活的道路上,周全弟学会了用残臂完成日常活动,如写字、穿衣和进食。这些日常练习不仅提升了他的技能,也使他的心态变得更加豁达。他反复书写“长津湖”三个字,仿佛在向战友们倾诉内心的遗憾,同时向年轻一代传递着信仰和毅力的重要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全弟的书法作品逐渐受到外界的关注,并在多个书法展览中获奖。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力量源泉。至今,他已经创作了数千幅作品,每一幅都承载着他对往昔战斗岁月的深情回忆。



尽管已经过去70多年,周全弟已步入晚年,但他仍然时常回忆起长津湖的战斗。尽管身体残疾,他的内心却充满了不屈和自豪。


他经常向年轻一代讲述那段战争岁月,强调和平的珍贵和幸福的脆弱性,需要我们去维护。他以残缺的手臂紧握笔杆,书写了“亮剑长津湖”,以此来缅怀在那场战役中牺牲的同伴以及自己未完成的战斗。


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乐退族
乐退族,乐享退休生活。是一个集生活美学、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生活聚集地,将文化、交友、娱乐、旅游等体验内容融入退休日常的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快加入我们吧! VX:1326010621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