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借鉴内地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研究

文摘   2024-07-15 17:06   中国香港  
《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冯应谦 |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创意产业是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对香港经济有着较强驱动作用。香港现时需要审视创意产业情况,在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内地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做法,主动对接内地创意产业政策与发展方向,为香港创意产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别于过去大量资源投入、高消耗的生产模式,新质生产力追求高效能及可持续进步。有香港媒体呼吁,“发展新质生产力,香港有条件当排头兵”,香港如何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列,需要重新审视目前香港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从创意产业层面谈新质生产力,便是希望将国家发展中产生的高科技技术运用于传统创意产业中,并且给产业带来革命性的改进。由于创意产业对香港经济有着重要的驱动作用,若这种改进真能成功,必定有助于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并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

创意产业是香港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重点
香港八个创意界别一直以来均得香港政府的支援。当中包括:(一)创意智优计划(CSI)多年来共注入了30亿港元的资金。截至2021年12月底,该计划共收到1,168份申请,其中617个项目获得批准,涉及约20.68亿港元的资金。(二)电影发展基金为促进本地电影业的长期和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12月底,共批准了79个电影制作的融资申请、14个电影制作补助金申请、3个导演接班计划申请和263个其他电影相关项目(包括后来由相应申请人撤回的申请),涉及约8.75亿港元的资金。(三)香港设计中心与政府合力推广设计和相关创意产业,旨在将设计作为增值活动,提高设计水平和培育设计专业相关教育。连结的全球合作伙伴及战略合作伙伴远至日本、德国、丹麦、比利时等地。我们可以从以上例子中看到,香港政府发展创意产业的决心非常值得肯定。经过多年发展,香港创意产业已形成自身特点和优势,部分产业如电影及漫画在全球同业中多次夺奖,部分作品更在内地和香港业界及受众层面引起较大反响。例如,香港漫画家彭康儿及Pen So先后夺得日本国际漫画奖银奖,香港演员梁朝伟于威尼斯影展获得终身成就金狮奖等,今年最新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大受欢迎。
但从产业自身发展情况来看,香港创意产业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调查数据,2021年香港共有29,710间创意产业机构(占全港总机构单位数目的8%),约有134,510名从业人员(占全港总就业人数3.7%),两组数目保持平均。2021年创意产业的增加值约为630亿港元,约占香港生产总值的2.3%。创意产业就业空缺数目为1,870个(占全港总就业空缺数目3.7%,自2009年的5.1%起下跌超过20%),而整体创意产业毕业生人数为7,220人(占全港总毕业人数12.9%,近年来数目维持平均),出现人才过盛、供过于求的情况。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少创意产业(如数码娱乐业)的机构单位数目升幅(由2009年2,780间到2021年6,130间) 远比就业人数增长快(15,410人至28,940人),职位空缺(2021年690个)和毕业生人数(1,180人)在这几年却未有太大改变。由此可以推测,目前业内存在公司结构简单化问题,即每一间机构单位平均人数下降,同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种情况在成熟产业中尚为可行,工作可以经由大量小公司消化,化整为零。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力、资源和配套要求甚高,对结构简单化的机构而言恐怕并不能及时适应。而人才过盛、供过于求的情况亦将会加剧这种情况,令更多毕业生无法将所学知识用于行内,浪费多年所学。
与创意产业商品出口进行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大部分创意产业的出口目的地及货值时升时跌,其出口目的地主要以中国内地和美国为主,整体数目仍属理想;在一众创意产业商品中,唯独数码娱乐产业的香港产品出口陷入不断下跌的局面。由2015年1.1亿港元下降到2019年635万港元,2022年受疫情影响更跌至仅68万港元。以现时数码娱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恐怕难以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若比较香港现有的支持本地创意产业发展的机构,大多是推动及支持本地创意产业培养人才、促进初创企业发展、探索市场、在社区中培养创意氛围(如“创意香港”),或是主力提供资金予以香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相符的项目(如“创意智慧计划”)或指定行业(如“电影发展基金”)。香港针对创意产业设计的机构(如“香港设计中心”)及资助计划(如“设计创业培育计划”、“时装创业培育计划”)等,亦主打创业孵化发展本地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这些举措虽然对香港本地创意产业有促进作用,但关于人才流动如北上交流及发展的计划相对不多,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
总之,鉴于大部分香港创意产业趋向公司结构简单化,人才过剩、供过于求,以及部分行业(如数码娱乐)生产效能尚有待改善等问题,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香港一方面应继续发挥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桥梁角色,另一方面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学习内地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了解内地发展创意产业的最新政策,推动创意产业人才北上交流及发展,寻求与内地业界开展合作的机会,为香港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内地发展创意产业做法
值得香港借鉴
整体而言,国家在创意产业发展上关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国际化,简单来说是透过资本市场吸引外国的人才、知识产权(IP)、技术等。这尤其见诸于创意产业发展起步阶段,依赖引进全球的资本、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技术。第二个层面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国家需确保庞大的媒体网络以及内容不会失控,同时又给予创意产业足够的发展空间。这两个层面相互关联并互相结合。下文以音乐、漫画与动画产业和电影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一、音乐产业。上世纪80年代末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内地音乐渐渐变得市场化,从香港和台湾地区引进流行音乐变得十分流行。90年代初期,北京、上海、广州的国有音响公司生产的录音带和CD的销售量,远低于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商业音乐产品的销售量。随着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唱片公司开始与内地企业合资,引进了一大批畅销的文化产品。这种模式在现时的内地音乐产业中仍在运作,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自己的音乐品牌及专业人才队伍,树立了内地音乐风格(如古风音乐),并通过腾讯、百度等新媒体平台向国际市场传播。 
二、漫画与动画产业。出于保护本国漫画与动画产业的需要,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外国文化产品进口。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针对动漫产业的新政策,即《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规定电视频道播放的动画中,国产漫画的比例不得低于60%,并且国产漫画年度目标产量至少须高于进口漫画的产量。这项政策的效果是明显的。从2005年到2009年,制作动画的省份数量有22个,制作分钟数增加到171,816分钟,增幅接近三倍;2010年,制作分钟数仍持续增加了48,713分钟,生产主体集中在江苏、广东、辽宁、浙江四个省份。这段期间,内地推出了动画作品《喜羊羊与灰太狼》,共制作了690集并在500个电视台播出,又被翻拍成三部电影,累计票房约3.5亿元(人民币,下同),受到少年儿童和年轻人的欢迎。总体来说,国家的保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内地漫画与动画产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部分知名IP中国动漫公司以合资形式向国际知名动漫公司“学习”,例如中国东方梦工厂与好莱坞美国梦工厂联手合资推出的《功夫熊猫3》,打造了国家动漫生产线用于国际知名品牌的先例。国家还以庞大市场及消费力吸引知名IP将作品生产地移至内地,既借此学习国外先进做法,亦借合作作品开拓市场。例如2009年上映的由内地与香港合作制作的《麦兜响当当》获得了6,500万元票房。这些合作增强了国产动漫画的信心。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和基础之后,国产原创动漫亦开始取得成功。例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票房收入创历史新高,分别高达9.55亿元及5.75亿元,《大鱼海棠》更在2017年第15届布达佩斯国际动画电影节斩获最佳动画长片奖。
三、电影业。近年来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较大。1999年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电影相关业务合并,新组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2002年,国家允许每年引进20部外国电影。2004年10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在《电影产业经营准入要求暂行规定》中实现,规定了全球投资者申请的程序和条件。此后又公布了《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和《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全球影业投资中国影院的规则。
面对来势汹汹的好莱坞电影,如何保护脆弱且不成熟的本土电影产业是一个重要议题。国产电影以吸纳在欧美等地有一定号召力的香港电影业人才加入作为辅助,以合拍片方式推出了《十面埋伏》《功夫》《无极》《可可西里》等作品,自2010年起中美陆续合拍了《雪花秘扇》《歌舞青春》等影片。在与香港和国外电影合作的过程中,内地电影业逐渐打响了自己的品牌,本土电影制作公司从全球合作伙伴那里学习到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经验。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票房收入增至170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更是首次追平了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票房收入。到2014年,影院银幕数量也以每年5,300块的惊人速度增长。在中国电影作品中,出现了《战狼》《流浪地球》等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原创作品。

内地与香港在创意产业领域

有合作空间
内地三个创意产业的发展各有特色,存在广阔发展前景。香港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和公司应深入了解内地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然后从中寻找合作交流机会。比如,在全球动画生产链上,国产动漫画从业人员主要担当后期制作及协助角色,现时大量的日本新番动漫便是由内地负责绘图制作。在这种情况下,具备较强技术和执行力的内地动漫画业人士,若能与一众以创意和主题新颖闻名的香港漫画创作者合作,在香港制作面向海外市场的作品,或是一种能让两者相得益彰的办法。此外,近期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在内地与香港的成功,正是两地影视人才合作的成功案例。
内地创意产业通过学习国外经验、吸引全球资本,再创出自我领域及风格,取得了显著成效。香港创意产业亦应借鉴这种成功做法,制作出具有属于“中国香港”风格和气派的作品。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4年5-6月号

编辑:郭孟琦
校对:赵欣
监制:张晶晶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新版紫荆客户端

紫荆
《紫荆》杂志,立足香港,报道重要时政大事,关注香港的经济、民生和文化,展现给你一个真实的香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