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又称“天下第一痛”,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单侧面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刺痛,有时人们会误以为是牙痛前往口腔科就诊,有的人发作时上下牙齿都无法触碰,更别提吃东西、刷牙、洗脸了,有时候说话、吹到冷风也会发作,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
1. 疼痛部位:三叉神经主要有三个分支。
(1)眼神经:分布于眼球、泪腺、结膜、上睑、鼻背及额顶部皮肤。
(2)上颌神经:分布于上颌牙、牙龈、鼻腔、口腔黏膜、睑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等。
(3)下颌神经:分布于下颌牙、牙龈、舌前 2/3 、口腔底、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皮肤等。三叉神经痛主要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如额头、眼眶、脸颊、上下颌等部位,多数为一侧发病。
2. 疼痛特点:通常为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撕裂样剧痛,疼痛一般较为剧烈,服用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 发作特点: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4. 诱发因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冷风直接吹面部,食用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均可能诱发疼痛发作。
5.发病年龄: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女性较多见,青少年少发。
1. 前往神经外科门诊就诊进行确诊。
2. 电生理监测:通过刺激三叉神经的分支,记录脑电活动,评估三叉神经的传导功能。
3. 头颅CT和MRI检查,MRI检查是三叉神经痛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可清晰的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脑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
4. 经验性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卡马西平是首选药物,奥卡西平、巴氯芬、拉莫三嗪、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也有一定程度的作用。药物治疗可能会存在一定副作用,且疗效会逐年降低,当一旦出现药物难以控制的症状或严重的药物副作用时,要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 外科手术治疗:
①微血管减压术(MVD),通过微创开颅的方式在责任血管与神经之间放置垫片,从而解除血管对神经的压迫来达到治疗目的,它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成功、最有效、复发率低,并且能保留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治疗方法,是原发三叉神经痛的根治性手术方法,同时它也是治疗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主要方法。通常在耳后开一个大约3厘米的小骨窗进行手术,住院时间差不多5-10天左右,术后恢复三五天就可以出院。
②球囊压迫术等微创手术也有一定疗效,这种治疗方法有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但对神经有一定的毁损,可能会存在面部麻木、咀嚼无力、角膜炎等并发症,复发率高,适合于年龄较大且不能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患者。
3.其他疗法:封闭治疗可暂时缓解疼痛;中医的针灸、按摩等辅助疗法对部分患者也有帮助。
1. 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刺激。
2. 饮食清淡、柔软,避免食用过硬、过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诱发疼痛发作,保持良好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文章作者
罗乐,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擅长:熱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擅长脑血管病、脑脊髓肿瘤、三叉神经痛等疾病的治疗。
门诊地点:门诊部2楼29诊室
【特别声明】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