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曾是黛玉在贾府的暖阳,“我这些儿女中,最疼的就是你母亲。” 爱屋及乌,黛玉亦受百般宠溺。然续书中,贾母态度骤转,对黛玉冷漠以对,与对宝玉的呵护形成霄壤。“世态炎凉甚,人情冷暖分。”
贾母此举,既悖前情,亦违常理。宝玉心系黛玉,贾母岂会罔顾孙儿心意,狠断宝黛情丝?此乃续书对贾母形象的扭曲,令黛玉于贾府顿失依傍,如大厦倾颓,先失根基,其惨境自此始矣,“贾母情移黛玉悲,孤女飘摇风雨危”。
贾府之秘:婚仪乖张,黛玉蒙羞
贾府素重礼法,礼仪之事,皆循旧制。然续书里宝玉之婚,秘而不宣,大异寻常。“礼者,人道之极也。” 贾府行事,向来讲究章法,此等秘婚,恰似 “明珠暗投”,不合逻辑。
黛玉于宝玉新婚之夜,泪尽而亡,此中阴谋与悲剧,将黛玉刻画成阴谋受害者,全然背离其超尘之态。
她本为还泪而来,应是 “质本洁来还洁去”,却遭此羞辱,其心之悲苦,如 “幽咽泉流冰下难”,尊严与希望,皆于这暗夜中破碎,“贾府婚秘黛玉辱,情天恨海泣残红”。
黛玉之困:诽谤缠身,泪尽灯枯
黛玉于贾府,步步荆棘。王夫人之敌意,如影随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黛玉之才情容貌,遭王夫人猜忌防范。晴雯之冤,黛玉之影。
晴雯被逐含恨,黛玉亦陷舆论涡心。邢夫人、赵姨娘等,亦怀鬼胎,虎视眈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她们谗言诋毁,令黛玉声名蒙污。抄检大观园,潇湘馆亦难幸免,黛玉尊严被践,如 “风刀霜剑严相逼”。
宝玉离家,黛玉独对风雨,思念与恐惧交织,泪干而逝。其生前之困,死后之凄,皆为红楼一叹,“黛玉困厄诽谤苦,泪尽魂销恨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