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1月9日,北京城。天空阴霾密布。
此时距慈禧太后在仪鸾殿离世,差几天就一年了。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她的奉安大典定于今日举行。
新式的骑兵、整齐的卫队、数百名抬棺轿夫簇拥着慈禧太后巨大的梓宫、神情肃穆的文武百官组成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向慈禧的寝陵——普陀峪定东陵进发。
这是一场隆重而豪华的葬礼。慈禧太后生前处于权力之巅,身后也风光无限。
慈禧梓宫
定东陵距京约有二百多里地,送葬队伍于11月15日到达了定东陵。
定东陵位于今天的河北境内,当时属于直隶总督端方管理的辖区。
太后奉安是天大的事,端方还是这次奉安大典的“山陵大差”总办,接待、安保等具体事务,可是把端方忙活得够呛。
但是他也没落得个好,反而惹了一身骚:从一品的顶戴被撸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慈禧太后奉安的沿途有人在拍照。而拍照的这些人事先得到了端方的允许。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当时拍照的也不止这些人,还有外国人也在拍。
但农工商部左丞李国杰参了端方一本,痛骂端方“大不敬”、“无心肝”。
纵使端方有错,也不至于一撸到底吧?可端方你犯错犯得不是时候呀,袁世凯都被赶出了朝廷,在家“养疴”。谁让你与袁世凯交情深厚,又是他的拜把兄弟,又是儿女亲家呢!
认了吧!
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下手也确实够重的,直接弃用了端方。朝廷闲置端方委实可惜,他与恩铭、铁良、载泽和良弼,号称“满人五虎”;与荣庆、那桐并称“旗下三才子”,可见其能力非同一般,还是有几把刷子的。
1909年,直隶总督杨士骧突发疾病,殁于任上,外务部会办大臣那桐又代理了半个月的总督。
1909年6月,端方由两江总督调任直隶总督。正当年富力强的端方想锐意进取的时候,半年之后,就发生了“拍照门”。
端方折戟直隶,在自己的家门口翻了车。革职之后的端方也不甘寂寞,一直在寻求复出的机会。
1911年,邮传部尚书盛宣怀推行铁路国有政策,首先收回的是已商办的粤汉川汉铁路。
这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反对。于是,朝廷打算派一位专职大臣去地方相机办差。
由于端方曾长期任职湘、鄂等地,兴办学堂、开办实业,为当地民生做了很多实事,在当地声望很高。朝廷任命正在赋闲的端方出任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
端方罢官前可是封疆大吏,他志不自此,想辞谢。可幕僚劝他接受安排,不要坚辞。
端方转念一想,本是有瑕之人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从了吧!
左一为端方
鉴于当地的反对声音太大,端方也不急于去接手这个烂摊了,他赖在京城以查看档案为由,一拖再拖。直到两个月后,在盛宣怀的催促下,不得已离京。
端方并没有按盛宣怀的要求直接南下成都,而是先来到了河南洹上村。这里是袁世凯的老家,此刻的袁世凯正在家“养疴”。
袁世凯虽然垂钓洹上,也是两耳尽闻天下事。他给端方出谋划策:先驻汉阳,步步为营,不可操切。
端方依计而行,到了武昌就不动了,想在武昌坐镇指挥。可盛宣怀那边不乐意了。
他急电端方带兵入川,平息风潮。但端方认为这样会适得其反,激化矛盾。端方还是很清醒的。
因为此时的四川局势已经失控,四川总督赵尔丰枪杀了30余名请愿群众,激怒了民众,川地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局面已完全超出盛宣怀的预判。
但盛宣怀急于平息风潮,推行他的铁路国有政策。他又以朝廷的名义令湖广总督瑞澂派兵给端方,令端方火速入川。
入川之路凶多吉少,但端方已别无选择。端方带着瑞澂拨给他的一营兵行至宜昌时,又想赖在宜昌不走,但盛宣怀不答应。
前方凶险,沿途也有会党埋伏。无奈的端方又向瑞澂要了二营的兵力,缓缓向四川进发。
“拖”或许是端方唯一的办法了。两个月后,端方才到了川东资州。
端方入川后释放了最大的善意:向民众解释此行不以剿办为目的,听取士绅申诉,动员解散胁从。
同时奏报朝廷:川地风潮,实属官兵滥杀,引起民愤。端方力图和平解决此次风潮。
但是形势陡然直下。武昌首义的消息传到了端方的军营。这些士兵本来就是湖北新军的一部分,军心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端方想极力地稳定军心。但是,没用。哗变还是发生了,端方和他的六弟端锦(曾留学日本,学习铁路)一同被杀害。
端方兄弟的头颅被放在浸满煤油的油盒中,运回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