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主席!”1935年毛泽东带队长征途中,突遇敌机轰炸,眼看主席被卷入尘土漩涡中,警卫员一边朝主席大喊,一边向主席飞奔过来。
1935年6月2日,毛泽东带领队伍,从泸定华林坪出发,前往水子地,原计划要走一天才能顺利到达。
下山时拐弯很多,路很不好走,警卫班班长胡长保让大家提高警惕,保护好主席。主席大步流星,大家紧随其后。
紧接着走到一片开阔的地带,大家松了一口气,步伐都轻松起来。
正当众人感觉轻松一点时,远处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不一会儿就飞到了跟前,原来是几个敌军的大“黄膀子”飞机,他们俯冲下来,离得很近,几乎都能看到里面驾驶员冰冷的面孔。
往常敌机都是盘旋几圈才投弹,胡长保朝警卫员陈昌奉使了个眼色,自己快步走到主席前面,陈昌奉则紧随在主席身后。
这里地势开阔没什么地方躲藏,胡长保仰着头,观察着敌机的动向,想着应对之策。
忽然听到一阵刺耳的呼啸声,胡长保敏捷地意识到飞机在投弹了,他急促地回头大声喊:“主席!陈昌奉,主席!”
陈昌奉知道班长是在叫他保护主席,于是飞奔朝主席跑去,只见胡长保回头一个跃身,扑到主席身上,紧接着一声巨响,黑烟笼罩着尘土,陈昌奉被气浪推到了几米外。
陈昌奉只觉得耳朵嗡嗡响,但看到主席被尘土包围,他顾不得太多,一跃起来大喊着,慌忙跑进尘土中。
跑过来的陈昌奉看到主席正蹲下来抱着一个人,确认主席没事,陈昌奉松了一口气,但仔细一看,发现他抱着的是班长胡长保,胡长保蜷缩着身子,肚子上一直往外冒着血。
“快!快叫卫生员!”毛泽东急切地大声喊,并安抚胡长保:“你不要紧,会好的,到了水子地就有办法了。”
胡长保喘着粗气,喉咙里像被堵住了一样,艰难地说:“主席,我不行了,对不起,我不能陪您去新根据地,去打鬼子了。”
主席坐下来,把胡长保的头靠在自己的腿上,用手摩挲着胡长保的头发,仿佛在静静地安慰一个伤心的孩子。
胡长保喘息了一会,接着断断续续说:“如果有可能,请转告,我的父母,他们在......江西吉安。”
警卫班的战士都围在胡长保的周围,大家眼圈红红地抹着眼泪,胡长保眼神暗淡下来,抖着嘴唇,用尽全力说出了最后一句话:“同志们,你们要,好好地,保护主席。祝,革命成功……”
说完,胡长保就闭上了眼睛,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年仅23岁。
胡长保18岁时参军入伍,因为平时反应能力强,表现好,被选为中央警卫班的班长,他认真负责、热情周到,是大家公认的好班长。
看着昔日的班长倒在血泊中,大家伤心地啜泣着,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毛泽东命人拿来他盖的夹被,亲手给胡长保盖上,又和大家一起,把胡长保埋葬在路边。
为了纪念他,毛泽东亲手填了一杯土,又拿出了随身带的辣椒水,洒在了胡长保的墓上。
长征路上,因为很多地区潮湿的瘴气,不少战士因为身体虚弱患上了疟疾,因为药物匮乏,红军只能喝辣椒水来防御瘴气。
辣椒水是毛泽东家乡的美食,在这里是救命的良药,一瓶辣椒水包含着主席的无限深情。
胡长保的牺牲对主席的打击很大,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少言寡语。
胡长保的遗言,主席一直记挂着。1957年,毛泽东在济南军区视察时,听说陈昌奉也来参会了,于是赶忙叫人找来陈昌奉,一番寒暄过后,他嘱咐陈昌奉,一定要找到胡长保的家人。
陈昌奉调任江西省军区司令后,曾先后三次来到江西吉安寻找胡长保的家人,他走访了很多村落,只要有姓胡的人家,他都会前去询问,很多当地的群众,听说胡长保的事迹,也都多方打听,但都没有任何消息。
陈昌奉晚年,依然记得毛主席的嘱托,他仍旧嘱咐当地政府,务必要找到胡长保的家人。
1990年,胡长保的牺牲地——雅安市荥经县的政府工作组,在知情人的带领下,将胡长保的遗体,迁葬到了小坪山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胡长保,当地还修建了一所“胡长保小学”,他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
胡长保舍命救下的领导人,带领着人民实现解放,走向新生活,迎来好时光,他临走时的愿望实现了,可惜的是一直未找到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