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仍然是向法院申请执行!仲裁法修订草案全文

学术   2024-11-09 00:01   江苏  

查法条,当然东方法律宝典!


法律宝典电脑版-中国法律法规大全






常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仲裁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flk.npc.gov.cn)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仲裁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仲裁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服务国家开放和发展战略,发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作用。


第三条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五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六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第七条 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第八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九条 仲裁应当遵循诚信原则。


第十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 经当事人同意,仲裁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


仲裁活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的,与线下仲裁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协会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属于公益性非营利法人。


第十三条 依照本法第十二条设立的仲裁委员会, 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国际商会组织设立的仲裁委员会向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二)有必要的财产;


(三)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四)有聘任的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的章程应当依照本法制定。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变更名称、住所、章程、法定代表人、组成人员的,应当提出变更申请,由原登记部门依法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终止的,由原登记部门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由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和委员七至十一人组成。


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第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民主议事、人员管理、收费与财务管理、文件管理、投诉处理等制度。


仲裁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其组成人员、工作人员及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


第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开章程、登记备案、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服务流程、收费标准、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预决算报告等信息。


第二十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公道正派的人员中聘任仲裁


员。


仲裁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并参加统一职前培训的;


(二)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


(三)曾任法官、检察官满八年的;


(四)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


(五)具有法律或者科学技术知识、从事法律或者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监察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规定有关公职人员不得兼任仲裁员的,从其规定;其他公职人员兼任仲裁员的,应当遵守有关规定。


仲裁委员会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外籍人士中聘任仲裁员。


仲裁委员会按照不同专业设仲裁员名册。


仲裁员有被开除公职、吊销律师执业证书或者被撤销高级职称等不再具备担任仲裁员条件情形的, 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除名。


第二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第二十二条 中国仲裁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仲裁委员会是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中国仲裁协会的章程由全国会员大会制


定。


中国仲裁协会是仲裁委员会的自律性组织,根据章程对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仲裁员的违纪行为进行监督。


中国仲裁协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示范仲裁规则。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依法指导、监督全国仲裁工作,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统筹规划仲裁事业发展。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法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仲裁工作,对违反本法规定的仲裁委员会及其组成人员、工作人员责令改正,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上一年度收费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限期停止仲裁活动、吊销登记证书等处罚。


第三章 仲裁协议


第二十四条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一方当事人在申请仲裁时主张有仲裁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在首次开庭前不予否认的,经仲裁庭提示并记录,视为当事人之间存在仲裁协议。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


(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第二十六条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 仲裁协议无效。


第二十七条 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是否成立及其变更、解除、不生效、终止、被撤销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作出决定, 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或者仲裁庭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一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第三十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第三十一条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三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达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第三十五条 申请人可以放弃或者变更仲裁请求。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仲裁请求,有权提出反请求。


第三十六条 一方当事人因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请求责令另一方当事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当事人申请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依照民


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


失。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


人进行仲裁活动。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


第三十八条 仲裁文件应当以当事人约定的合理方式送达;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仲裁规则规定的方式送达。


第二节 仲裁庭的组成


第三十九条 仲裁庭可以由三名仲裁员或者一名仲裁员组成。由三名仲裁员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第四十条 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当事人约定第三名仲裁员由其各自选定的仲裁员共同选定的,从其约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


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


第四十一条 当事人没有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


第四十二条 仲裁员存在可能导致当事人对其独立性、公正


性产生合理怀疑情形的,该仲裁员应当及时向仲裁委员会书面披露。


仲裁委员会应当将仲裁员书面披露情况、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四十三条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


第四十五条 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第四十六条 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 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


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第四十七条 仲裁员有本法第四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 情节严重的,或者有本法第六十八条第六项规定的情形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除名。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四十八条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第四十九条 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


第五十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仲裁庭决定。


第五十一条 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


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仲裁庭申请鉴定。仲裁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自行判断认为对专门性问题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人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人鉴定。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经仲裁庭通知,鉴定人应当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第五十四条 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


第五十五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 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第五十七条 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记录该申请。


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五十八条 仲裁庭发现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仲裁方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驳回当事人的仲裁请求。


第五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


第六十条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 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第六十一条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


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十二条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


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六十三条 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第六十四条  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当事人协议不愿写明争议事实和裁决理由的,可以不写。裁决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对裁决持不同意见的仲裁员,可以签名,也可以不签名。


第六十五条 仲裁庭仲裁纠纷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第六十六条 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仲裁庭已经裁决但在裁决书中遗漏的事项,仲裁庭应当补正;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可以请求仲裁庭补正。


第六十七条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章 申请撤销裁决


第六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一)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撤销。


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应当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第七十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撤销裁决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撤销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


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撤销裁决的申请后,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仲裁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仲裁庭拒绝重新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撤销程序。


第六章 执 行


第七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 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第七十三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第七十四条 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裁决的,应当裁定终结执行。撤销裁决的申请被裁定驳回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恢复执行。


第七章 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


第七十五条 具有涉外因素的纠纷的仲裁,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第七十六条 涉外仲裁的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交证据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


第七十七条 涉外仲裁的仲裁庭可以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或者作出笔录要点,笔录要点可以由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字或者盖章。


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仲裁地,作为仲裁程序的适用法及司法管辖法院的确定依据。仲裁裁决视为在仲裁地作出。


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仲裁规则规定的地点为仲裁地;仲裁规则没有规定的,由仲裁庭按照便利争议解决的原则确定仲裁地。


第七十九条 涉外海事中发生的纠纷,或者在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设立登记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具有涉外因 素的纠纷,当事人书面约定仲裁的, 可以选择由仲裁委员会进行;也可以选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约定的地点,由符合本法第二十条规定条件的人员组成仲裁庭按照约定的仲裁规则进行, 该仲裁庭应当在组庭后三个工作日内将当事人名称、约定地点、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仲裁规则向仲裁协会备案。


第八十条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涉外仲裁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撤销。


第八十一条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涉外仲裁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第八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第八十三条 支持仲裁委员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活动。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可以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外仲裁活动。


第八十四条  鼓励涉外仲裁当事人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仲裁委员会、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仲裁地进行仲裁。


第八章 附 则


第八十五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八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依照本法和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参照中国仲裁协会制定的示范仲裁规则制定仲裁规则。


第八十七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交纳仲裁费用。


仲裁收费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制定。


第八十八条 劳动争议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和体育仲裁,另行规定。


第八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仲裁庭可以依照有关国际投资条约、协定关于将投资争端提交仲裁的规定,按照争议双方约定的仲裁规则办理国际投资仲裁案件。


第九十条 本法施行前制定的有关仲裁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法为准。


第九十一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PDF版全文及新旧对照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 中国人大网

可靠指数 ★★★★★

特别声明 规范性文件均来自国家机关已公开发布的信息,并注明了出处,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使用前请核对原本。

👉文章搜索@东方法律宝典 @东方法眼网

⬇️点击下方#标签查看更多

东方法律宝典
中国法律法规大全,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全收录,标注权威出处更可靠。法律人士的制胜宝典,百姓大众的法律锦囊。每天学一点法律,细流汇成大海。给我一个关键字,给你一波法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