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关于“游戏”的故事
也是关于孩子“成长”的记录
让我们一起
倾听儿童的声音
走进儿童的游戏世界
为充分发挥游戏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切实推动幼儿园自主游戏深入开展,提高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助力各园保教质量纵深发展,2025年1月7日新津区五津幼儿园教育集团开展了游戏案例分享活动。
游戏·精彩呈现
在游戏案例分享环节,老师们立足幼儿真实游戏,围绕游戏背景、游戏过程、幼儿行为分析、教师支持与反思等方面进行分享。
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解说等方式,再现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表现,分析解读幼儿的行为表现和成长痕迹,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反思教师的支持策略,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
岷江园区 万宇洁
《悦享户外 乐享骑游》
五津幼儿园 余媛
《一出好戏》
邓双园区 熊玲玲
《“幼”见表演 创意无限》
百溪堰园区 徐子琪
《筒趣无穷》
百溪堰园区 温馨
《管管相通 引水入渠》
五津幼儿园 李敏
《“创”想无界,“乐”在其中滑梯变身记》
文井园区 王晨
《趣玩纸板 翻转童年》
五津幼儿园 周成婧
《管道磁力片》
引领·赋能成长
成都市秦俐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秦俐针对本次游戏案例分享活动,从“主题”“故事”“反思”三点给予肯定。同时,在“如何撰写有意义的游戏案例”提出建议——写得好故事、听得见儿童、看得到专业,鼓励老师们要善于梳理游戏的独特价值,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支持幼儿在游戏中深入探知真问题,在反思领悟中不断前行,让游戏基于幼儿的立场,助力幼儿的发展。
新津区学前教育名园联盟领衔园长徐建华借助一张图(科学项目设计与运用的指导模型),通过生动的演示和与现场教师的互动对话,深入浅出帮助教师有效把握游戏组织和案例撰写中的三个要素——过程性要素、支持性要素、发展性要素,不断探索和优化游戏活动路径,从“分享”到“成长”。
活动结束后,新津区五津幼儿园党支部副书记、副园长王红霞就此次游戏案例分享交流做了小结:从分享游戏案例的八位老师身上看到了自信和专业。游戏案例能够很好地链接教育观点和教育实践,体现教师的思与行。同时也指出,游戏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更专业的支持。
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五津集团将以本次游戏案例分享活动为契机,继续以实践淬炼匠心,形成共思、共学、共享、共成长的良好氛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我们将继续跟随孩子的脚步,
让五彩缤纷的游戏,
成就教师专业成长,
以生命灵动的津教育,
守护和滋养津幼宝贝的童年!
供 稿|百溪堰园区
初 审 | 易 袁
复 审 | 何 敏
终 审 | 王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