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感觉,在豆瓣上,一是对老外的电影,尤其一些著名的装逼犯,打分偏太高。另外,对一些主旋律,恐怕也有交代,不可过低?
这片子打分7.0,在我看来高了,也就及格6分的样子吧,如果不是这么个题材,这么些场面,那就只有5分了。
亮点当然是有的。“抵近攻击”这一段做到了令人动容;攻击之前回忆黑土地,讲芒种谷雨,也算身临其境;李想的“我们回不去了,你们继续前进”的嵌入,非常自然流畅;“张老三,我问你”选得不错,可我记得这歌最后更提气啊,“从今后,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为啥不表现一下。。。
但是瑜不掩瑕,就电影而言,我还是认为最多只有及格。
首先很重要的铺垫穿插,这片子里就三个字---急吼吼。“好了好了,不用交代了,要打了要打了”。
而打起来基本就一个爽文汇编,特种兵,狙击手,小分队,肉搏战,堑壕战,坦克战,大炮战。。。什么都有,就像一屉大馒头,好吃不好吃先不提,饱是肯定饱了。基本上都是美国人被打得四分五裂,然而到最后,突然发现怎么我们一个营就只剩一个人了。。。
重点还是剧情人物,一言以蔽之,就是很多编剧导演恐怕这辈子都跪在好莱坞脚下抬不起头来了---学的还都是最糟粕的东西,这也是很无语的事。
战场上的武器专家还有那个女儿,应该是编剧导演的非常用心之处了,嗯,他们应该非常喜欢《金刚-骷髅岛》这部大制作三流片---战场上不应该只是军人的舞台。
这么说吧,我在 我看《万里归途》 里写过,我对一部好电影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在电影院里的两个小时里,我能去另一个世界看看,也就是说,不出戏。
而这两个人,用出戏来形容,已经不够了---我不止一次地暗地切齿,这是战场,不是秀场。咱们是志愿军,不是座山雕。冲这两人东奔西窜,声嘶力竭的样子,怎么也没个指挥官出来喝一声:“这两人来干什么的,捣什么乱,给我捆起来押到后头去审一审!”
到后来专家说我能干掉两辆坦克,女的说我能给美国大兵唱民谣。。。好吧,我服了。
重复一遍,好莱坞电影里都嚼干了的甘蔗渣,还在被我们的编导津津有味地吮着。
另外里面还有个很厉害的,是叫孙醒吧?我的看片经历就和
里面的一模一样。我开始根本不认识他,看完了就和小伙伴说,这演员谁啊,怎么看怎么都不象个志愿军,也不是什么战场创伤,更象是个飞叶子的。
飞叶子的时候很嗨,一分钟之内拿把三八大盖就能把对方两个狙击手秒掉。药劲过了,带着一个班,碰到一个狙击手,只能靠战友扛块门板顶着。。。这都什么事啊。
当然这个得编导背锅,但是演员表演的那劲头,也的确象。
后来才知道演员是谁,哈哈一笑,不能多说,否则怕要被起诉了,关于《一个馒头的血案》,“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这种老梗,也是有点年纪的人才会知道了。
总之就和《长津湖》一样,到现在为止,我远远没有看到令我满意的片子,可以配得上那场“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打了三代人的仗,立了三代人的功”的伟大战争。
重点还是编剧上,能不能把好莱坞的甘蔗渣吐干净。我看还不如把上世纪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甚至《飞虎》,翻出来好好看看。那些片子的技术,表现手法当然受制于时代。然而,我这么个挑剔人,都认同它们有个扎实的好剧本。
这个是之一,至于之二,是说说电影里提到的一些真实历史,恐怕比电影还更好看些,下次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