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
本该是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年龄
而来自泸州市叙永县落卜镇的6岁女孩小婷婷(化名)
已悄悄做了一件“大事”
救自己身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父亲
她连续两天忍着疼痛
让医生从自己体内抽取了237毫升血液
小婷婷(左)与母亲黄女士在病房外,隔窗看望父亲
位于忠山脚下的太平街,因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院区比较近,许多民房常被租给住院患者的家属居住。
自去年12月底起,黄女士便在此租下一套“老破小”,丈夫罗先生则住在山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病房。每天,黄女士都要带着女儿小婷婷从山下走到山上,再从山上返回山下,200多天里,母女二人牵着手从寒冬腊月走到了酷暑三伏。
7月16日、17日两天,罗先生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手术,6岁女儿小婷婷体内的血液源源不断流入他的体内。“医生告诉我,因为我老公的体重有80公斤,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量比较大,孩子要采集两次造血干细胞才够用。”黄女士说。
去年12月,40岁的罗先生出现全身乏力、心累气促、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妻子黄女士的陪伴下,到叙永县某医院做抽血化验检查,结果被告知验血结果异常。
医生把黄女士叫到一旁,低声说:“您丈夫这个情况很不乐观,诊断结果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也就是常说的血癌。”黄女士一听顿感天旋地转,许久后才从嘴里挤出5个字:“还能治好吗?”
医生建议转院到西南医大附院治疗,“那里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生存机会大得多。”
为救命,夫妇二人来到西南医大附院忠山院区血液内科。血液内科主任邢宏运教授表示,根据罗先生的情况,需要先进行化疗,化疗获得病情完全缓解后,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如果只做化疗,虽说可以暂时稳定住病情,但超过90%的患者会复发,生存期往往只有3至6个月。”邢宏运告诉黄女士,只有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有机会从根上治好这个病。
“我哀求了丈夫的亲戚,他们宁愿出钱出力也不愿意献血(造血干细胞),说会抽坏身体。我公公今年70岁,婆婆也有65岁了,两个老人都超过了捐献年龄,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两个孩子身上。”黄女士说,大儿子10岁半,小女儿只有6岁,一想到要让孩子遭罪,她也于心不忍。
不幸中的万幸,两个孩子和父亲都配型成功了。医生根据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配型吻合度等综合考虑,认为6岁的女儿小婷婷更适合做造血干细胞的供体。
配型结果出来后,黄女士喜中带忧,喜的是丈夫有救了,忧的是想起亲戚曾经拒绝她的话,“难道真的会抽坏身体?女儿今后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吧?”
邢宏运耐心地向她解释,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更不会留下后遗症,如果要牺牲孩子的生命或健康去救人,这种治疗毫无意义。“只不过,在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疼痛,抽后可能出现恶心等短暂的不适,仅此而已。”
虽说医生的话给黄女士吃下“定心丸”,但她心里还是担心孩子,“女儿的体重只有50斤,丈夫的体重是孩子的3倍多,至少需要采集两次。”
小婷婷、黄女士(左二)与医护人员合影
由于孩子年龄小,担心她在抽血过程中因疼痛或不适出现不配合的情况,7月16日第一次抽血时,黄女士和医护人员都为孩子捏了一把汗。
“这么粗的针头,从孩子脚背上扎进去,我都不忍心看……”黄女士背过身,眼泪瞬间夺眶而出。而守护在小婷婷旁边的医护人员,一个个红着眼圈对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躺在病床上的小婷婷特别懂事,她不懂什么是白血病,什么是造血干细胞,只知道抽了自己身上的血,爸爸的病就能好。她说:“我怕痛,但更害怕失去爸爸。”
第一天采集造血干细胞,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小时,从孩子身上抽取了125毫升外周血。
尽管小婷婷表现得十分勇敢坚强,但在第二天抽血时,还是出现了意外。黄女士说,孩子第一天是强忍着疼痛没吭声,第二次扎的是手臂动脉,孩子忍不住大哭起来。
此时,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纷纷安慰她,护师李扬说:“你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咬咬牙,很快就抽完了,你是一个救父亲的小英雄。”主治医师何光凤手握一个芭比娃娃说:“只要你不哭了,阿姨就把这个娃娃送给你。”邢宏运得知情况后也赶到病房,将一块巧克力递到孩子手里,“你要是乖乖的,吃完了再给你拿。”
轮番安抚下,小婷婷破涕为笑,三个半小时后,再次成功抽取到112毫升外周血。
自从输入女儿捐献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罗先生身体的各项指标一天天好转,并已实现了造血重建。
“爸爸加油”“爸爸快快好起来”“我和妈妈等着你出院”……每天,小婷婷都要和父亲进行视频,给父亲打气。
小婷婷成了血液内科的“常客”,她会陪着母亲给父亲送饭,每次来到血液内科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仓口(无菌层流病房)的玻璃外看望父亲,久久不愿离去。
让黄女士忘不掉的是,有次从医院出来后,女儿说了句:“妈妈,爸爸的病还有多久才能好,我的血还可以给爸爸。”
如今,小婷婷成了血液内科的“小明星”,时不时就会收到零食和玩具。她并不知道,自己在无意间创了一个纪录:成为泸州年龄最小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前纪录是8岁)。
“你爸爸的病快好了,估计再过几天就能出院。”7月30日,邢宏运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婷婷。此时,黄女士捂着嘴哽咽起来,一把抱起孩子说:“爸爸肯定说话算话,你开学报名那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去。”
血液内科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是四川省内较早设立的血液病专科,是省内四个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和移植医院,是中国骨髓增殖性疾病规范诊疗中心,中国ITP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设示范单位。科室入选全国地市级医院血液科30强,连续三年进入全国血液病学专科100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协同研究医院。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67人,教授4名,副教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博士6名,在读博士6人。编制床位75张,实际开放床位120张,层流病房5间。主要收治病种包括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贫血、血小板减少等造血系统疾病。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全相合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免疫靶向治疗恶性血液病;嵌合抗原T细胞免疫治疗技术(CAR-T技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特色诊疗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造血系统疾病的精准诊断、预后评估和个体化治疗。
文/ 陈猛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文中照片已获得家长授权,任何人转发需经过审核并联系监护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