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雷池诗社
●2025
●欢迎您
随感(298)
《脱裤子,割尾巴,洗澡,搓澡……》
文/江耀进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流行过一些“新名词”。这些新名词粗俗而形象,与知识分子习惯讲究用词形成鲜明的对照,比如:脱裤子,割尾巴,洗澡,搓澡等。
现在看来,最粗俗的是首当“脱裤子”。脱裤子,就是把问题讲清楚,不要掩盖自己的“错误”,遮掩自己的“肮脏”。
1952年,北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时,作为中央领导的薄一波到北大作报告,当他谈到思想改造首先要“脱裤子”时,竟站起来作松皮带和脱裤子状,引得现场哄然大笑,气氛活跃。
“割尾巴”。知识分子被认为有文化、有知识,因此常常翘尾巴,骄傲清高,看不起普罗大众,因此要把他们的尾巴割掉,打掉他们的威风,丢尽他们的脸面。
有伟人曾讽刺过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说他们最没文化,不如臭狗屎,而农民身上的牛粪狗屎比这些知识分子还香(大意)。观看过电影《决裂》的那一代人应该还记得,影片中有一场景,凭手上的老茧,就能上大学。张铁生考大学交白卷(实际上数学也考了几分),抱怨不该以考分决定录取与否,竟成了反潮流的“英雄”而被吹捧。
“洗澡”,则意谓自我检查,彻底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首先刨祖坟,深挖自己的祖宗八代,有没有问题,比如是否有封建官僚、地主、资本家等?然后深挖自己的反动思想和错误言论,乃至不好的念头。初读杨绛先生的长篇小说《洗澡》,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些喝过洋墨水的高级知识分子,害怕说漏嘴、说错话被人打小报告,有第三者在场时,常用英语、法语等交谈,让不懂外语的人听不懂。
近些年,“洗澡”等语词似乎在政治生活中又流行起来,让人感到既新鲜又陈旧。
至于“搓澡”,就是帮助别人改造思想。比如,你的思想有问题,搓不到背,我帮你搓背,把脏东西搓下来。悲催的是,你帮助别人改造思想,搓别人的背,没过多久,别人又搓你的背,你的思想也出问题了,也是被改造的对象。
不过,至今我也没弄明白,思想能被改造吗?还有,灵魂深处真的能闹革命吗?
另外,我建议,应将现当代史上那些政治流行词语或关键词梳理一下,我想肯定别有一番“风味”或“滋味”。
2025-01-23晨匆 荐稿:杨益生
文学家园 分享交流
敬请扫码关注
★精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