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三乌”,梦回课本中的江南水乡

旅行   2024-10-27 19:26   浙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物。


地方品牌都经过时间积淀,源于某一地域的物候资源、劳作方式、文化现象和集体性格,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


绍兴三乌,从左至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


在绍兴的水乡,不仅有乌篷船的悠远传奇,还有乌干菜的味蕾盛宴和乌毡帽的手工艺之美,它们不仅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更展现出水乡生活的独特魅力。


绍兴三乌,带您梦回课本里的江南水乡。



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外形狭长,船身覆盖着厚厚的船篷,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防晒防寒,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桐油黑漆,绍兴方言称黑为“乌”,故称“乌篷船”。


乌篷船


800年前的陆游老先生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州烟雨”。


在这个江南小城,乌篷船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风土人情的载体,一摇一曳中摇摆着属于江南的故事。


乌篷嫁女

乌篷货郎


行则轻快,泊则闲雅,一摇一曳,一梦一醒,摇摆着江南的故事。侧躺船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然想必就是如此了。


乌篷船


黑瓦白墙、树影婆娑,船夫摇起橹,依水道穿梭在小镇人家间。朴素的问候中包含的是绍兴人简单却绵长的幸福。


乌篷船

🛶 鲁迅故里乌篷船游线

东线:鲁迅故里➡沈园

西线:鲁迅故里➡咸亨酒店

📍 码头地址:三味书屋旁

☎️ 咨询电话:0575-88329943


🛶 古城乌篷船南线 ①:

城市广场➡宝珠桥➡石门桥➡酒务桥➡前观巷➡城市广场

🛶 古城乌篷船南线②:

城市广场➡宝珠桥➡石门桥➡酒务桥➡城市广场

🛶 古城乌篷船北线 ①:

城市广场➡绍兴饭店➡鲤鱼桥➡谢公桥➡阳明故里➡城市广场

🛶 古城乌篷船北线②:

城市广场➡绍兴饭店➡鲤鱼桥➡谢公桥➡吕府➡城市广场

📍 城市广场乌篷船游客接待中心

☎️ 咨询电话:0575-85383760



绍兴乌干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是颇具越地特色的传统土特产。在明清时期,曾被列为“贡品”,又是绍籍京官馈送同僚的佳品。


晒乌干菜


早年,大文豪鲁迅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道:“……其中的干菜,非常好吃,孩子们都爱吃。”


《绍兴市志》述其:“油光乌黑,香味醇厚,耐贮藏,食之能解暑热,清脏腑,消积食,治咳嗽,生津开胃。”一般地说,它还有促进食欲、防止晕车等效用。过去百姓在旅途中空嘴无味道,常携之作清闲之品。


乌干菜由于可以长年保存,经久不坏,不论单吃还是合烧,荤吃或素食,四季皆宜,故而成为绍兴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菜品。煮笋、烧鱼、炖鸡、蒸豆腐、蒸肉等、做汤……咸鲜入味,滋味悠久,令人大快朵颐,构成具有越菜特色代表的“干菜风味”系列。


乌干菜蒸肉


“乌干菜蒸肉”是绍兴地道的家常菜。鲁迅和周恩来总理生前都喜爱吃这道家乡菜,周总理更是情有独钟。1956年4月,他陪国宾游览西湖后,专门点它上桌,一同进餐的外国元首及贵宾无不赞誉。


乌干菜蒸肉

徐渭


据传,此菜乃明代大画家徐渭(文长)所创。徐在晚年生活比较困苦。一日,与他家临近的地方新开一家肉店,请他写了招牌,店主割了一块猪肉作酬谢。可怜他家中缺盐少酱,正在为难之际,发现床下坛内还有干菜,他无可奈何地用干菜作咸料凑合着蒸,不料喷香,急着伸手夹一块放进嘴里,干菜的鲜香夹杂着猪肉的油润,味道真是没得说。“干菜肉”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乌干菜蒸肉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说,乌干菜只有在绍兴才能发挥自身的美味。绍兴的乌干菜,腌制时,菜坛子看似密封,但实际其盖周围有细细的小孔,能使乌干菜在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口味。一旦离开绍兴,离开特定的环境,乌干菜自然不再是原来的味道了。


晒乌干菜

不同类别的干菜,口感也很不一样哦~


乌干菜是绍兴传统饮食的组成部分,建构了绍兴饮食文化的细胞与基因,蕴含着先辈在漫长岁月中厚重的文明追索,在它身上寄托着难以割舍的田园乡情和民俗深情,是绍兴传统饮食习俗的投影。


干菜汤



它也曾多次出现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故乡》中的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阿Q正传》中的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


乌毡帽


 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传统帽饰,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据史书记载,乌毡帽最早出现在明代,由羊毛或棉布制成,工艺讲究。


旧时绍兴的制帽业,主要是制乌毡帽的“毡帽作坊”,而每家“毡帽作坊”都挂有一幅张牙舞爪的老虎画像,奉之为“祖师爷”。乌毡帽的商标也用老虎图案。


老虎画像


为什么毡帽作坊称老虎为祖师爷呢?相传古时有个猎人,因追踪一只被打伤的老虎,直捣虎穴。他在虎穴里发现老虎睡的是一块软绵绵、其形如饼的毡子。很觉奇怪,原来,它是老虎平时拖吃其他野兽以后,将兽毛垫在睡窝里,经老虎身躯的压辗,天长日久,便压成了毡子。于是猎人把这块毡子带回家,洗净晒干,略作加工后,当作帽子戴,不但冬暖夏凉,而且风吹不动,雨淋不湿,戴着很是舒服。有心者从中得到启发,就以羊毛为原料制作毡子,再以这种毡子做成“乌毡帽”,居然得到绍兴本地农民、渔民、山民们的喜爱,一时成为时尚,于是,毡帽作坊如雨后春笋,成为绍兴的一业。


乌毡帽


乌毡帽是绍兴男性常见的帽饰之一,常作为水乡人民的劳动用帽,乌篷船船工们常常戴着乌毡帽用以防晒、防雨、保暖,这些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了绍兴独特的文化现象。


乌篷船船工戴乌毡帽



///

乌篷轻漾、品尝地道美食

在绍兴探寻历史文化

梦回课本中的江南水乡~



本文由绍兴文旅发布整理编辑

感谢所有摄影作者

部分素材来源:绍兴发布、绍兴古城、绍兴水城旅游、绍兴接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绍兴文旅发布
越国古都 东方水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