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济南城市性质、核心功能。《规划》提出了济南在全国、黄河流域、省域层面的区域协同发展思路,推动国家、省级重大战略落实落地。
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东北亚经济圈,西接新亚欧大陆桥,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枢纽地位愈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根据《规划》,济南要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继续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强化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不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辐射能级和门户链接能力。
济南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双核”之一,承担着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更好地服务与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责任。《规划》从促进跨域城镇圈协同、推动济南都市圈同城化、带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等多个层面,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体现出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的担当。以一小时通勤圈为核心构建济南都市圈,重点推进与泰安、淄博、德州的同城化发展,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共保、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完善区域一体化与协调互动机制,进一步提升省会经济圈一体化水平,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为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网络,联通国家主要城市群,对接国家重要经济走廊,有效支撑国家战略的落实,《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一轴”,持续强化京沪综合运输通道,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联动发展,联通北亚、欧洲等地区。“二廊”,重点建设沿黄“一字型”综合运输通道和青银综合运输通道,完善通道内航空、干线铁路和国家高速公路网络,加强黄河流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三通道”,协同构建济南至冀南地区的西向综合运输通道、济南至皖北地区的西南向综合运输通道、济南至苏北地区的东南向综合运输通道,提升省会经济圈与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联通水平,完善通道内城际铁路、省级高速公路等网络,提升枢纽辐射能力。
到2035年,基本实现与省会经济圈内城市1小时通达,与省内各市2小时通达,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关中平原、山西中部、辽中南等周边城市群3小时左右通达,6小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泰山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