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人物|李涛:望闻问切,公交车“老中医”护航安全出行

2024-11-16 08:30   重庆  

望、闻、问、切,

这是中医的学问,

如若将其转换到汽车维修领域,

李涛便是公交车的“老中医”。


闻气味、听声音、摸温度……在重庆两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维修分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公交维修分公司)干了13年的李涛,是攻关组组长、总技师,致力于解除公交车的各种“疑难杂症”,带领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题,研发出30余项维修新技术,并拿下国家级专利认证。


工作中的李涛

近日,江小妹来到位于两江新区天宫殿街道红枫路社区的两江公交维修分公司,李涛正在维修车间里忙活,“这里主要承担车辆日常保养和维修工作。”叉车、举升机、电焊机……各工间内,一辆辆公交车离地升空,维修工人操控着各种“神器”,精准地对公交车进行拆解、修复与组装。

在这个充满机械与技术的空间里,李涛如鱼得水,“我从小就喜欢捣鼓、研究汽车,没想到长大后与公交车打起了交道。”农村老家的客车司机一度是李涛儿时的偶像,“车子出现故障后,他们钻到车底几下就解决了,我觉得特别厉害。


维修车间内,维修人员正有序作业

机缘巧合下,李涛成为自己小时候口中的“厉害的人”。2012年他作为维修学徒进入两江公交维修分公司,从机修底盘岗位干起,“每天都与车底打交道,一钻一出全身都是油污。”也许是因为基础打得牢,李涛在一众学徒中尤为突出,他爱琢磨、做事细,每处理一个故障,就用手机的备忘录记下要点,前前后后记了100余条,“现在全都记在我的脑子里了。”


李涛刚工作的那几年,恰逢重庆引进第一批新能源客车,一辆车每年可节约燃气近万立方米。面对这些“新家伙”,公司却犯了难,“车坏了不知道怎么修,没人学过新能源客车的维修技术。”公司决定派人去生产厂家学习,这给了李涛机会。在培训的那几个月里,他积累到丰富的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及经验,迅速成为公司新能源客车维修团队的中坚力量。

李涛与团队成员一同研发的公交车发动机教学实训装置,该项目获国家级发明专利认证

自那以后,
李涛一门心思扑在“新能源”上,
不仅参与方案编制、
技术培训、业务指导,
更成为研发项目的主要攻关人员。


“我们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李涛解释,公交车零部件损耗和更换成本较高,“例如发动机、制动盘、减震器等出现问题,送至生产厂家需要较高的维修费用、较长的维修时间。”

为此,李涛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多项维修检测设备。2019年,他与同事花四、五个月时间画图、设计、实验,研发出ATS恒温检测台,通过对发动机冷却系统解体研究,使得维修成本从3000元降至50元,为公司节能降耗提供支撑。“这台设备也得到了应用推广。”李涛介绍,如今两江公交维修分公司各分厂都在使用ATS恒温检测台,该设备还获得国家级实用型专利认证。

李涛为江小妹展示了一个老化测试台,将存在不同故障的公交车电子路牌放入设备内,通过模拟公交车行驶期间可能遇到的震动、颠簸,以及频繁停车、开车等操作场景,最终找到每个电子路牌的“病根”。

电子路牌老化测试台

“这就像破解一道数学题,需要通过逻辑分析和数据比对,一步步接近真相。”李涛笑称,为攻克难题,他和同事们也曾数夜“泡”在车间里,绞尽脑汁寻找故障原因,“事实上,我们是一群‘粗中有细’的人,需要十分熟悉车身的每一块零件,对车辆故障才能做到准确分析,使车辆‘治疗’妥当并投入运营。”


工作中的李涛


作为一名党员,李涛更是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无私传递给公司员工。2021年,李涛工匠创新工作室成立,成员现有14人,由党员、二级技师、一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等组成。工作室以“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为目的,通过签订“传帮带”一对一师带徒培养技术骨干,同时积极创新维修项目,目前已研发出加热后视镜、CFV连续喷射阀、GBOS显示器、动力电池BMU、动力驱动电机等30余项维修工艺,并得到应用推广。


“公交维修人员,既要钻得了车底,也要上得了车顶,更要努力当‘发明家’,市民乘客能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于我而言很有成就感。”李涛的工作内容常常不被看见,却往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感慨,如今的公交迭代升级很快,越来越注重节能高效和乘客体验,也不断考验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他将继续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在创新这条路上诠释工匠精神。


来源: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汪栩同

编辑:文   丹

责编:顾   鑫

主编:李红霞、李怀江

终审:刘晓清

声明:两江公交推送稿件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3015707

两江公交
至简至真,至诚至信;乐享出行,尽在两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