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一)——开展全民艺术普及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旅行   2024-12-18 17:04   陕西  


摘    要



旬邑县地处咸阳边陲,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属国家文化先进县。近年来,旬邑县文化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充分发挥免费开放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逐步形成“内容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社会效益良好”的公益培训模式,

关键词:文化馆 ;全民艺术普及 ;新时代群众文化人才


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期文化馆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文化馆的历史使命。一方面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引领时代风尚,鼓舞人民前进,推动社会进步。旬邑县地处咸阳边陲,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属国家文化先进县。近年来,旬邑县文化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充分发挥免费开放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逐步形成“内容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社会效益良好”的公益培训模式,有效解决了艺术普及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守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公益培训的热情,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促进了新质文化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主要做法


一、紧贴时代热点,打造特色公益培训品牌



旬邑县文化馆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将公益培训梳理为文艺类和技能型两大类公益培训,打造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公益培训品牌。在文艺类培训方面,旬邑县文化馆紧贴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生活质量、学会感受美好”这一时代热点,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梳理,教师资源依托业务干部加社会力量,奔着“特色教师带出特色课”的原则,开设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培训课,先后有群众合唱、二胡、竹笛、葫芦丝、书法讲座、小视频制作讲座等。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种类,为全民文化建设做好了基础人才保障。在技能型培训方面,旬邑有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剪纸、唢呐、刺绣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资源已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融入到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的滚滚浪潮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技能传承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旬邑县文化馆利用阵地优势,借力代表性传承人,开设了彩贴剪纸创作培训班、剪纸技能提升班、暑期剪纸体验班、唢呐培训班、唢呐传承人技能提升培训班、刺绣培训班等。通过培训,一大批技能型文化人才涌入社会,展现个人价值,助力家乡发展。




二、抢抓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公益培训活动







群众文化艺术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要保证艺术培训的全民普及性,就要把培训办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方便各类人群参与。一方面,旬邑县文化馆为了抓住农闲时间和暑假这两个培训普及黄金时间段,科学规划开展暑期剪纸体验班,并联合镇办分馆、剪纸、唢呐、刺绣等传承基地,在湫坡头镇看花宫村、清塬镇郝村、太村镇富村等地举办剪纸培训、广场舞培训等公益培训,不仅将培训送到了群众家门口,更为乡村振兴战略储备了文化人才,开辟了乡村文化建设特色路径。另一方面,学校是传统文化、非遗项目传承的优质土壤,培育新一代传承人是文化馆长远的社会责任,旬邑县文化馆先后在县城逸夫小学、职业中学等六所学校、塬区太村镇义井村等10所中小学建立了非遗传承基地,推举代表性传承人进校授课。同时,旬邑县文化馆抢抓节庆、纪念活动时机开展特色培训。如2023年,“七一”期间在局党委的指导下开展了“同心共剪党旗红 一片初心颂党恩”主题党日活动,8月1日,旬邑县文化馆非遗小分队走进军营,与旬邑武警中队官兵开展了“最美剪纸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庆祝活动,活动中,传承人现场授课,党员干部、武警官兵为党亲手献礼,一幅幅颂党爱国主题剪纸作品让参与者不光领略了传统文化魅力,更加厚植了爱党爱国情怀。







三、发挥职能作用,搭建公益培训交流平台




旬邑是文化大县,每年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多彩,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内容形式多样。春节系列活动、群众文化节、“美丽乡村”剪纸大赛、“总分馆”三级联动文化惠民巡演等大型活动为文艺人才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彰显了我县群众热爱美好生活的精神文明风貌。同时,指导学员创作,鼓励学员走出去,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各类文化展览、展演、比赛等交流活动,以此寻找差距,取长补短,促进文化水平提升,敢做新时代现代化文艺人才。




主要成效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公益培训是旬邑县文化馆打造的品牌性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之一,每年定期举办,自2017年以来,先后开设了剪纸、唢呐培训,暑期剪纸体验班、少儿舞蹈班培训,还有群众文艺骨干广场舞、二胡、合唱培训书法、绘画讲座以及分馆馆长、传承人培训等等,门类多样,适宜老年人、退休职工、文艺青年、儿童,乡村文化骨干等各类人群,极大丰富了我县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至目前,累计培训班次100余次,培训人数逾万人次。艺术普及公益培训覆盖面逐年扩大,极大的宣传推广了优秀文化,引领群众文化健康发展,紧跟新时代前进的步伐。




  
 一

    国家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加强。

库淑兰—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瑰宝,是首位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中国女性,被誉为“剪花娘子”。以库淑兰剪纸作品为代表的旬邑彩贴剪纸是继传统单色剪纸之后产生的一种剪纸艺术形式,是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与发展。2011年,旬邑彩贴剪纸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旬邑彩贴剪纸传承保护是旬邑县文化馆工作重中之重,开展剪纸技艺培训更是保护好国家非遗项目的具体实践。馆内艺术档案记载,剪纸培训从1973年的“红剪刀”创作队伍开启了剪纸培训的帷幕,这半个世纪以来此项工作从未间断过。通过培训,剪纸技艺传承有了艺术人才保障,使得旬邑民间剪纸所蕴藏的民族母体文化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旬邑彩贴剪纸艺术群体,让旬邑彩贴剪纸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1996年,旬邑彩贴剪纸创始人库淑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库淑兰剪纸艺术响彻祖国大江南北,走出国门,几乎成为“中国剪纸”的代名词;第二代传承人何爱叶2024年3月被认定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连芳霞、魏一平、孙会娥已成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近几年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优秀代表性传承人,如吴巧玲、田小会、罗洁等剪纸作品参加北京、香港等地艺术展览并获大奖。旬邑县2023年群众文化节开幕式暨“清凉旬邑”夏季纳凉节启动仪式上,以旬邑彩贴剪纸为元素创编的舞蹈《剪花娘子》体现了非遗与表演的融合;剪纸培训班学员的剪纸服装作品松鹤延年、凤穿牡丹、二龙戏珠、鲤鱼闹莲、蝴蝶飞飞五套色彩各异、气势恢弘长达5米的大作,惊艳了全场,让广大群众零距离的感受到了剪纸文化艺术的魅力,提高了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  

  地方特色非遗项目传承工作成效显著。


旬邑唢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中国小金号”之称,曾赴青海、广州、西安、香港等地参加艺术交流,多次登上央视、陕西少儿春晚、咸阳春晚等舞台媒体,高亢嘹亮,气韵悠远的地方特色深受听者喜爱。旬邑唢呐的保护传承得到了各级的重视,旬邑县文化馆更有义不容辞的培训传承责任。现有旬邑唢呐培训班6个,分别是文化馆唢呐培训班、吕海东艺术学校唢呐班、旬邑职业技术学校唢呐班、县逸夫小学唢呐班、太村镇义井完全小学唢呐班、职田镇文平定唢呐传习所。2016年,在县政府及县文化馆的支持与指导下,有“唢呐王子”之称的旬邑唢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吕海东成立了以唢呐传承培训为主的“吕海东艺术学校”,至2023年,培训唢呐学员累计500多人。通过普及培训,群众对唢呐艺术及唢呐艺人有了新认知,大力提升了唢呐艺术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这些唢呐培训班为培养新一代唢呐传人作出了贡献,创新了传统艺术普及培训的方式,与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合拍。2015年、2017年、2019年在春节文化活动中专门安排了唢呐大赛,这不仅丰富了春节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民间唢呐艺人之间的艺术交流。2018年8月16日的陕西省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旬邑作为唯一一个开幕式演出县区,600人的唢呐锣鼓合奏《群雁争雄》以大气磅礴、恢宏壮观的气势震撼了全场,将旬邑唢呐艺术推上了新时代的巅峰时期。旬邑少儿唢呐团学员相继登上了咸阳春晚、陕西春晚、央视演播大厅,参加中央电视台《英雄出少年》栏目活动,新组建的唢呐新秀百人艺术团长期活跃在各类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中,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2023年在艺术普及培训的基础上,文化馆创编了唢呐音乐情景剧《梦回马栏》,参加陕西省第十届群星奖评选活动,是咸阳初赛区唯一入围决赛的音乐类作品,最终获得“群星奖”。


 三  

  公益培训活动社会效益日趋凸显。


二胡培训已经连续举办了五期,每期培训时间3到4个月,聘请了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贠小琦老师连续任教,累计培训学员200余人次,成立了我县第一支二胡文艺队,文艺团队15人,多次参加我县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合唱、葫芦丝等学员自发组队,参与文化公益演出,在鹿野苑、石门山等旅游景点文艺打卡做宣传。早晨旬邑泰塔下有悠扬的歌声、晚间翠屏湖畔散步会有丝竹管弦悠扬为伴,广场上歌舞升平,浓郁的文化氛围填补了繁忙工作之后的空虚烦躁,激发出人们积极健康的心态,给县城增添了文化新风景。文化艺术普及增强了个人自信,提升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力,为全县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经验总结


开展全民艺术普及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  

  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抓好艺术普及是关键。


我们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都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的,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文化艺术的重要性。文化艺术普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培训活动内容要动态调整、针对性配送,要适宜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新时代文化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了解基层广大群众的思想,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培训和文化活动,解决群众文化需要的痛点、难点,满足群众学习艺术文化的需求,学艺术、参与活动以此提高群众的文化信心,提升群众的精神风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

  
 二  

  干好群众文化工作,打造品牌活动是重点。


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的雪亮的”,虽然群众在艺术技能上不一定很专业,但他们欣赏美与感受美的天性依然在。所以旬邑县文化馆在艺术培训内容设计或者活动上,除了开展群众关注度、参与度高的基础培训外,打造艺术特色美育课堂是关键。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培训质量,吸引更多的人群走进文化馆接受艺术熏陶和文化享受。特色就是有创新,紧跟新时代,紧跟新文化,多样宣传,用特色吸引人,用精品引领人,极力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健康文明发展。

  
 三  

  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做好文化服务是关键



文化馆要结合基层文化场所的活动要求,以及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共建活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文化馆的阵地和服务对象延伸到基层社区和村组。公益培训班的学员逐渐成为团队、社区、乡村文艺骨干,这些人员的文艺水平提高,可以带动周边的文化活动的发展,对促进全民艺术普及具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培养一个人,带动一大片;培养一群人,带动整个地区。发挥文艺骨干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可以更加直接的体现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真正践行文化艺术普及标准化、均等化、全面化、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宗旨。  




总之,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是各级文化馆的一项重点工作。旬邑县文化馆以贴心的文化服务、科学的保障机制、良好的社会反响、超高的群众满意度履行了公共文化职责,真正做到了零门槛、均等化服务,让广大群众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了群众艺术修养,真正做到了全民美育,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正能量,绘就了一幅社会和谐、文明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旬邑文化旅游
平台主要发布宣传文化、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旬邑旅游服务信息,为关注旬邑的朋友提供交流渠道,为旬邑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