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大概经历了如下过程:
1803年道尔顿提出实心球模型。
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1903年汤姆生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1897 年发现电子,前面的实心球模型就被推翻,根据原子是电中性的事实,促使汤姆孙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原子的球体内,电子则均匀地嵌在其中。1911 年卢瑟福提出行星式模型。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领导的科研小组在用 α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的 α 粒子都直线穿过金箔,但有极少数 α 粒子发生偏转,有个别 α 粒子甚至被直接反弹回去。
在实验结果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原子是由体积极微小、质量很集中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以及在原子核周围空间做高速运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1913 年玻尔提出量子化轨道模型。
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
波尔原子结构模型和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子轨道的连续性和能量状态的量子化。1926-1935年现代电子云式模型。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其运动规律与一般物体不同,没有确定的轨道。
人教版这部分内容比较简略,沪科技版比较详细。下面附上沪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相关内容图片,供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