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
书法
送别琼瑶 | 生前书法曝光,惊鸿一笔,悟诗意情怀,豪迈灵动,水平可圈可点
知名作家琼瑶12月4日在台湾家中去世的消息,这两天迅速传遍了整个华人世界。
86岁的高龄,选择了“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一种方式完成对生命的告别。可以说,琼瑶的时代很精彩。正如她所说,她是「火花」,她已尽力燃烧过。而今,琼瑶不愿在衰老时被病痛折磨,不想成为“卧床老人”,而选择了“翩然”而去。这种态度既反映了她对生死无常的接受,也表现了她对自由与解脱的渴望。
琼瑶录制的告别视频截图
这一生,她非常热烈地活过、写作过、表达过。半个世纪的写作,61部文学作品、51部改编电影及25部改编电视剧,琼瑶之所以能在华人世界引起这么大的共鸣,成为海峡两岸乃至整个华人圈的集体文化记忆,就在于琼瑶的作品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包含着中国人的美学与情感。
中国人对文学有着天然的热爱。仅就通俗文学而言,过去“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后来“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读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几代人对琼瑶耳濡目染,即使没看过她的作品,也一定知道她的名字,哼唱几句“若非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
琼瑶旧照
年轻时的琼瑶
她的离去不仅让无数读者感到惋惜,也让我们重新关注她在文学之外的另一项才华——书法。她的书法作品同样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手迹和著作的手稿充满了书卷气,带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2024年9月26日到11月3日,“沧海桑田心如故——琼瑶文学回顾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展出。这也是琼瑶在全球华人地区首次展览,展出60余件珍贵手稿以及不同语言的译本。
86岁琼瑶特为展览写了序言《爱与快乐》,其团队更是专门制作了视频。展品深入探寻琼瑶的文学世界,仿佛一个神奇的时光隧道。大量手稿和亲笔信也能直观感受到琼瑶的心境。
琼瑶表示她喜欢书法,但她没有精力分心去学习书法,她自言她一辈子没有认真学过一天书法,但从她的笔下墨迹来看,说没有学过书法让人还真的不敢相信,无论是结体还是字与字之间的气息,下图的这写字,每个字都能写得不一样大小,行笔自然舒畅,提按明显,稳健的字势却极具力量,如果盖上名字,有可能认为是男性所书。抛开书法的角度来欣赏,呈现出来的气息,不激不厉,自由流畅,透露出文人的气息,这种气息是需要文化的积累,也是时人书者所欠缺的。
她的书法作品常常能够表达出她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如细腻、温柔、浪漫等,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作为一名作家和文化人,琼瑶的书法作品中也体现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也有人评论,琼瑶的书法风格独树一帜,与传统书法的规整与技巧截然不同。她的字迹中蕴含着一种狂放不羁的力量,似乎每一笔都在挑战传统的界限。她的书法作品,虽然不拘一格,却因为满溢的情感而显得格外动人。有人甚至称,她的书法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冲击。
这种独特的风格激起了人们的强烈好奇心和讨论欲望。有人赞美她的字迹如同她的小说一般动人心魄,也有人质疑这种风格是否能被称为真正的书法。但是她一手写字工夫还是了得的。
琼瑶虽然离世,但她的书法作品如同她的小说一样,继续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她用一生的时间,不仅书写了关于爱与梦的篇章,也在她的书法中,留下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艺术的追求。让我们怀着敬意,去欣赏她的书法作品,感受她那份不拘一格的美与情感。
琼瑶的书法,像是对“天然去雕饰”最生动的诠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往往追求技巧的精进与形式的创新,却容易忽略了艺术最本真的感动。琼瑶的字,虽非科班出身,却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触动了观者的心弦,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往往源自于内心的真诚与自由。
我为爱而生,我为爱而写,
文字里度过多少春夏秋冬,
文字里留下多少青春浪漫,
人世间虽然没有天长地久,
故事里火花燃烧爱心依旧。
编辑:石页
制作:石页
责编: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