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宋代,浮桥埠竟有如此经历~

政务   2024-10-18 22:09   浙江  

浮桥埠

——南宋官道渡口

“一半成岭,一半成景”,有人这样形容过浮桥埠。

炎炎夏日,去浮桥埠乘凉,绝对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那里环境清幽、风景如画,美若仙境。

浮桥埠,宋时称里口渡。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桐庐迁县治于江口,里口渡一直是桐庐至杭州的官渡。《桐庐县志》载:驿路东北干线“自继善亭渡分水江,经白桥头、白峰岭、罗桥至桃花岭接新登界,计长31里”。宋景定五年(1264年)桐庐知县胡太古以桥代渡,构筑浮桥,人们便将里口渡称为浮桥渡,浮桥渡所在村子被称为浮桥埠村,它北面靠山,南面临水,古朴自然中,多了几分灵气与名气。

然而,浮桥埠的名气不只在于山水,据说还缘于一段惨痛的历史。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朝大军攻入临安。宋军统帅文天祥为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率领十万溃军从杭州经富阳、新登,然后越白峰岭、阆苑一直退到浮桥庄,打算由浮桥渡过分水江后再西向而去。然而时任桐庐知县李友仁得知溃军即将退到桐庐,竟将浮桥埠上的浮桥撤去,拒绝宋军进城。因没有浮桥,无法过河,宋军处境危难。后宋军不甘罢休,连夜拆浮桥埠当地村民的房屋结筏以渡江,进入县城,“求击友仁。其头目执五人,斩之,焚尸沙上。火烈风盛,延及县市,顷刻而尽。”

桐庐县城的百姓也纷纷响应,他们拿出家里所有的米团、饭酱送到文天祥部慰军。村民们在渡口边用砖块和瓦片砌成一个高约三米的大塔,并搬出所有的柴火和稻草,不停地放进塔内燃烧,烧得塔身通红。塔火和明月照亮了整座天空。到下半夜时,十万抗元将兵全部安全渡过了浮桥埠,后元军随至却无法过江。

浮桥埠,这里有文天祥的仰天大笑,有陆游的春风得意,有楼钥的桐君山题诗……也有像李友仁、方回这类才华颇深品行却不佳者的游迹。

对于李友仁、方回这类虽有才华但品行不佳者,历史上许多人颇有微词。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后人对其厌恶,觉得他们的人品不值得书写,所以尽管方回文采斐然,是宋元之交的著名诗人(据考证方回是宋代为桐庐写诗最多的严州知州,共计104首)。但终因后来认贼作父投靠元军而名声不佳,他们似乎被人们刻意遗忘,后人知道的也很少。

浮桥渡被李友仁拆除后一直没有恢复。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七月,桐庐境内第一条公路杭广线建成通车,原桐君山麓的石下渡升级成了杭广线上桐庐段的一个汽车轮渡。浮桥渡依然靠人工摆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国民政府原本打算在浮桥埠造一座公路大桥以替代摆渡,并曾派人几次测量和打桩,终因财力不济而告吹。

1959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到新安江水电站视察,在石下渡,见渡口拥挤,便指示省市有关领导,帮助桐庐建一座桥。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参与新安江水电站建设的工程局派出精干施工队伍于1959年12月动工,经一年零一个月的大干苦干,至1961年1月1日,桐庐大桥终于建成通车。大桥的建成,使得存在了六百余年之久的浮桥渡向人挥手道别。

如今信步浮桥埠渡口,伫立江边,望着面前淼淼的江水,我不由地心潮起伏,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圆之夜,河面上浮桥摇曳,人影晃动;岸边的那座塔熊熊燃烧,火光通明;江的两岸人声鼎沸,战马嘶鸣……恍惚间,我的耳畔响起了文天祥的那句慷慨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跨越千年的漫长时光,状元文天祥若故地重游,不知将写出何等壮丽的诗篇?





【征稿启事】


如果您也有“人文桐庐”的内容分享给其他人,欢迎投稿至4094184@qq.com,每篇字数不超过2000字,录用有稿酬。




文字/王天忠

图片/黄强、余鑫标、县党史研究室

编辑/何晓

一审/郑磊

二审/王科

终审/唐志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桐庐发布
在这里,徜徉《与朱元思书》中的奇山异水;在这里,感受范仲淹笔下的潇洒桐庐;在这里,品味《富春山居图》里的中国画城;在这里,邂逅中国最美县。这里是桐庐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没有围墙,只有暖阳。你我同路,共话桐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