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确保2025年秋季学期全省小学体育课“天天见”

时事   2024-10-22 18:05   江苏  

新政实施后,

“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位了吗?

新形势下,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如何缓解?

青少年的“心事儿”

又该如何化解?


10月22日上午9点,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顾月华、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杨树兵带领相关职能部门做客《政风热线》,现场回应群众诉求。



PART


01

新政实施后

小学体育课“天天见”了吗?

今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要求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如今开学快两个月了,各所小学对这一要求的落实进展怎么样?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如何呢?记者走访省内多地小学后发现,大部分学校目前每周能保证至少三节课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通过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情况来看,对于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开设要求,持欢迎态度的占多数。




顾月华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

今年江苏省教育厅也是在全国率先推出在小学先来推动体育健康改革的试行意见,规定在全省13个设区市先试点,每一个市拿出两个县市区试行一年。每天一节体育课,试点先行,小学先做,然后初中、高中再适时跟进。试行近两个月下来,各地大力支持,各个县市区纷纷响应要求加入试点,原定26个,现在已经增加到33个。师资已经通过招聘引进、返聘等各种方式增加两千多名体育教师,场地经过改扩建新增50万平方米,另外增加了六万套体育设施。下一步还要在提升课程质量上下功夫,在监督管理服务上下功夫。教育厅承诺,2025年秋季学期“每天一节体育课”全省小学全覆盖。



李海宁 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二级调研员

第一个是加强宣传引导,这里涉及全社会包括家长对体育如何正确理解。第二个就是要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这次小学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最终落实还是要靠学校和校长,省教育厅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要排课表,要公布在教室里。第三个要加强督导检查,省市县都建立了督导机制,另外今年年底前省教育厅还要组织一次专项督导,开一次现场会。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落实,需要全社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生大力支持,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将好的措施落实到位,让孩子们能够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热起来。


PART

02

新形势下

就业压力如何缓解?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00万人,其中江苏省达79万人,就业规模创新高。眼下正值“金九银十”秋招季,江苏省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及高校多头并进,组织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对接平台。10月15日,以“服务新质生产力 校地强链促就业”为主题的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公益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尽管企业提供了很多岗位,但不少毕业生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均存在对目标岗位不明确,且缺乏在校实践经历的问题,坦言求职情况不理想,压力不小。




杨树兵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

教育厅应从三个方面抓好工作,就是抓机构、抓课程、抓培训。第一是抓机构,要求每一个高校必须要有负责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机构,按照毕业年度、毕业生500比1的要求配备专职的就业工作人员。第二个是抓课程,所有高校必须百分之百安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前全省90%的高校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第三是抓培训,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和服务,关键在于学校的就业机构指导老师,所以省教育厅每年组织省级的专家团队,对大学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以及就业部门的负责人开展专业培训。


其次可以从三个方面帮助学生去加强。首先是全程教育,在校期间要求把就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融合,在学习当中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定位。在毕业时,要让他了解行业发展需求,掌握求职技巧,更好地规划或者选择自己的未来,主动就业、理性择业。第二要加强实践指导。很多高校有很多成功的有效做法,组织大学生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到学校开展讲座,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行情、社会需要,让他们与就业市场亲密接触,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规划。第三要注重朋辈的引导。很多高校让优秀的创业就业典型毕业生回到学校讲述他们自己的创业经验,就业体会,特别是传递就业政策、行业需求、自己的故事,让学弟学妹们开阔视野、提振信心,帮助大学生自我定位,找到自己的方向。



王云慧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

针对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第一个从省教育厅层面,会做一个调整优化培养研究生结构的事情。随着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在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的需求逐渐增加,所以教育厅也是引导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来调整优化整个研究生学科设置。从2017年以来,江苏省高校已经主动撤销了74个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学科,增加了50个与战略新兴行业相关的学科。


第二个就是高校也在探索做一些产教融合的工作。也建立了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实施大院名企联合培养的计划,和企业共同培养他们需要的研究生人才,让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直接留在企业工作,实施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


第三个从社会层面,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不仅对研究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导,同时要进行就业观的引导,帮助他制定切合实际需求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他的目标。同时研究生导师也会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还有专业影响力,来推荐优秀研究生去实习就业,这样从导师的角度帮助研究生寻找到合适的职业。同时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也会在了解了个人意向、需求和专业特长优势后推送一些精准的岗位信息。


PART

03

青少年的“心事儿”

如何解?

中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由于身心变化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那么,当青少年遇到重重心事时,学校能够帮助他们及时化解这些烦恼吗?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心理健康辅导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校方在课时、师资配套,以及专业程度上却未必能匹配这一需求,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教师时常感到力不从心,期盼获得更多的支持。




顾月华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

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就是需求迫切而供给不足,这是一个共性问题。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家庭是支柱,学校是主体,社会是支撑,这样形成校家社的协同。在这个前提下省教育厅也要发挥主体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今年教育厅以省政府的民生实事项目建成200所标准化的心理辅导室,现已基本完成,用这个来牵引推动各市县学校来建设,加大投入,提供保障支持。


第二个是师资。师资专兼结合,即使编制紧张,优先还是考虑体育、心理这些老师,仅去年一年全省就招聘了1190位心理老师。


第三个是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一体化。今年师资处组织了60万老师在线上全员培训,发挥全员全程育人。


第四个是丰富课程、提高课程的质量。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已经在三个端口提供资源,一个是学生端,一个是教师端,一个是家长端,同时每周三还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苏e直播课,另外和江苏广电总台有一个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润心家长大课堂”。除了这些以外还有陶老师工作站、南京审计大学的苏心APP、妇联和南师大的“三道”课程,以及各地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省教育厅做监测,做好心理档案,对重要的关键期、关键因素、关键环节,经过跟踪寻找一些规律,把这些重点的孩子捧在手心里,全程关心他们,动态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真正找到走进他们,开启他们心锁的钥匙。


本场直播还关注了校舍质量、教室空调安装、手抄报作业等问题,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江苏新闻频道10月23日20:00播出的《政风热线》。



戳这里关注我,看江苏新闻👇

详细报道请关注 江苏新闻频道《政风热线》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 刘秋艳
  编辑 / 刘瀚文 小燕
  ©江苏新闻

关注

江苏新闻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关注江苏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