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西起青藏高原,蜿蜒五千余公里,东流入海,为广阔流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滋养。滚滚黄沙不仅带来一片片肥沃的土地,还培育出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和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表现出新的时代特色。“黄河流域城市阅读发展合作机制”区域阅读发展论坛着力于推动黄河文化资源发掘,促进区域各地资源互补、协作互动,立足黄河文化、黄河精神,以“阅读”为手段激活区域发展活力,以黄河流域城市公共图书馆为主阵地,推进黄河流域文化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着力提升跨城市合作服务水平。
本次艺术展是“黄河流域城市阅读发展合作机制”区域阅读发展论坛的一次生动实践,旨在通过传统书画、现代视听媒介的传播力量,深入挖掘和弘扬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充分展示沿黄九省图书馆的独特风采和文化特色,让更多人感受到图书馆作为知识殿堂的魅力;同时,艺术展致力于推广与黄河文化相关的主题图书,以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认同。
“城在水中坐,人在画中游”。
聊城是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地,是著名的“江北水城·两河明珠”。全市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条、各类湖泊水库21处,市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着独一无二的中华水上古城,大运河、徒骇河、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城而过,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聊城作为现今黄河与大运河唯一实质性交汇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重大战略在这里叠加。聊城着眼国家和山东所需,以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两个定位,以两条大河赋予的豪迈气魄,全力推动“江北水城”迈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黄河+大运河时代”。
聊城正在以黄河般的豪情壮志、运河般的文化特质助力推进富强、创新、开放、美丽、幸福、奋进的“六个新聊城”建设,讲好黄河运河故事,唱响时代赞歌,助力聊城迈向“诗和远方”。
本期优秀作品由聊城市图书馆选送
来源 | 阅读推广部
编辑 | 左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