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维海、刘鑫、唐自政:地方应用型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民生   2024-08-29 14:56   北京  

地方应用型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皖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研究基地研究员 袁维海;皖西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鑫;皖西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唐自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教育立人,法治立国,法治人才培养必须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和人才培养机制。
近年来,皖西学院法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对标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要求,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通过建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搭平台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办讲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赛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探索出适合地方应用型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入选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候选名单。

建模式: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全程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践质量不高问题,皖西学院对标新文科建设和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要求,创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两轮循环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让学生把基本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能使学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实施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实行小班教学、研究性教学、混合式教学;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研讨式、案例式、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施考试模式改革,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专业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实施毕业论文改革,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毕业论文单一写作模式,实现毕业论文形式的多样化。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开设经济类、管理类、金融类、人工智能等交叉课程,拓展学生视野,与实务部门合作开发应用型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构建贯穿本科四年,由简单到复杂、基础到综合,具有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特点的实践课程体系。

搭平台:构建政学研一体化培养路径 打造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
依托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和法治六安建设研究院等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地方法治建设、法治理论研究,深入基层开展面向群众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2018-2020年,连续三年获批法治安徽建设重点课题立项。组织学生参与《法治六安建设规划(2021-2025年)》《六安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六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六安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调研工作,在法治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奉献社会中增长智慧才干。
皖西学院组建由实务部门专家构成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共同参与法学本科生人才培养论证,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从实务部门聘请校外兼职教师30多人,充分利用实务部门优质资源,邀请实务专家走进课堂,讲授案例研讨课。近年来,50位实务专家线上和线下共讲授十门实务课程,共计近500课时,此举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培养法律职业能力为核心,创办全程式、渐进式系列辩论赛,邀请实务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成效显著;建立毕业论文和实习双导师制,即由实习单位和皖西学院选派优秀骨干人员担任指导教师,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和实习质量。
依托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和六安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等平台,多方联动,聚魂育人,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皖西学院特别重视皖西红色法治文化和皋陶法治文化研究,化地方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资源为教育教学资源,将其与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功能共同融入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办讲堂:举办政法周末大讲堂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皖西学院于2009年创办了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政法周末大讲堂。讲堂以领域宽、品位高、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为原则,以促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目标。政法周末大讲堂已成功举办了180期,受益学生达4万人次,成为独具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品牌,在省内外高校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首届安徽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并在全省推广。
政法周末大讲堂实现系统化和常态化,每期都精心策划,确立相应主题,统一组织,院长亲自主持,利用双休日常态化开展活动。政法周末大讲堂实现多样化和具体化,采取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访谈等多种形式,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科学设计讲堂内容,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促进全面发展。政法周末大讲堂高品位宽领域构建讲堂内容,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法律实务专家、优秀校友,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领域相关知识的深入讲解与透彻介绍,力图拓宽学生眼界和胸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政法周末大讲堂涵盖入学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养培育、学术熏陶、职业能力培养、就业创业教育六个板块,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又有效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报告或访谈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政法周末大讲堂既是一堂堂精彩的综合素养课,也是一堂堂特色鲜明的思政课。
创赛事:创办渐进式系列辩论赛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法学学科的性质和实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思辨能力是法学学生的重要职业能力。基于辩论对全面提升法律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与独特优势,皖西学院精心策划,创办全程化、渐进式系列辩论赛,打造论辩文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等职业能力,并以此带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把应用型、实践性的要求落到实处。
以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为龙头的全程化、渐进式系列辩论赛,营造了浓厚的育人氛围。2007年创办“英锐杯”未来律师辩论赛,2013年创办省级专业赛事安徽省大学生未来律师辩论赛,2014年创办廉政文化辩论赛,2015年创办新生杯辩论赛,2016年创办六安市“检校”辩论赛,打造论辩文化。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与名校辩论队开展辩论交流;受邀参加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天伦杯”辩论赛和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丰瑞杯”辩论赛,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辩论队同台竞技。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文献检索、团队合作等职业能力。
通过上述举措,皖西学院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教师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0余项,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2023年法学专业进入安徽省一本批次招生,法学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4年第31期
编辑:芦佳琪 汪珈同

民主与法制周刊
《民主与法制》周刊是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新闻周刊,是全国法制类报刊中创办最早、影响较大的中央级知名媒体,先后荣获“全国十佳读物”、“中国法律核心期刊”、“全国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奖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