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有三难:人难管,事难办,责难负,这也是目前我们进行安全管理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那么安全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有哪些呢?这就是接下来要告诉大家的。
一、假配合
安全管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才能真正把安全理念和措施推行下去。
但是,现实中,很多企业的安全管理只是安全人员的事,其他部门对安全是毫不在意。
人事部不会把安全纳入员工考核机制,因为业绩才是第一位的;生产部和工程部也不会在具体生产或作业中100%按安全规程行事,因为按期完成生产或工程任务才是第一位的。
二、假重视
领导作为安全管理的推动者和领导者,在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如果他都不重视,甚至不带头推行,更不用提其他员工能够严格去执行了。
现实中,领导面对与安全管理相冲突的行为时,只要暂时不影响公司业绩,他也不会坚决制止,结果只会造成安全管理的弱化,导致安全人被边缘化。
领导名义上重视,但对于下基层进行“走动”管理,了解一线的安全状况动力不足。因此安全管理基本上最后就停留在安全人员层面了。
三、假宣传
现实中公司更喜欢象征性地宣传,张贴几张宣传标语和警示牌,基本上就算大功告成了。只要安全上没出事,他们就认为是安全上没问题了,标语就起效果了。
但如果没有长期性、大量性的宣传和培训,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式就不会被人们认可和接受,最终安全管理也不会有任何起色。
四、沟通乏力
安全管理的有效推行,不仅需要时间的长期沉淀,更需要强有力的沟通。
一旦出现沟通不畅,或沟通乏力,对企业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因为这意味着隐患不能第一时间被整改,事故不能第一时间被了解,伤员不能第一时间被救治。
一个全面高效的沟通应该是充分授权、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和坦率信任的。
现实中,一旦发现隐患或出现事故,大多数员工会选择隐瞒,就是沟通乏力的一个例证,也是安全管理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学习”三个关键环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事前预防”是关键
让员工会处理事故发生前的异常状态,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抓住事故每一类苗头,将事故停止在千钧一发之际。把可能发生事故的人、物、事、时等诸多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把静态的、被动的、滞后的安全管理变为动态的、主动的、超前的安全管理,变事故的事后处理为事前把关。
1、对作业风险进行分析。只有分析全面了、透彻了,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2、抓教育培训。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筑牢思想和能力防线。
3、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真正把安全落到实处。
4、保障安全投入。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发生事故的风险。
二、“事中控制”是核心
学会如何让风险“说话”,让风险一目了然,一旦有风险员工能知道如何进行先期处置。要确保现场安全工作的能控、可控、在控。任何工作在失去监管、失去控制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偏差,出现失误,出现漏洞,出现死角,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并落实安全监管台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落实生产服从安全的要求。
2、加强“三违”控制。强化岗位作业标准化,对于各种违章违纪现象,各种麻痹侥幸做法,各种冒险蛮干行为给予及时批评纠正和严格考核处理,使职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中工作。
3、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处理,举一反三,深入分析隐患存在原因,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彻底的整改。
4、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安全第一、职工生命安全为先”的价值取向,开展“安全示范岗位”,评比“安全标兵”等活动,以实现企业设备质量完好、操作行为规范、安全管理科学,保证企业本质安全。
三、“事后学习”是保障
学会非日常安全管理,抓住危险作业、检维修、外部施工、非正常天气、意外设备情况、各类报警信号六大容易出事故环节。通过设施防护线的学习,可以掌握技防的诀窍,从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1、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查处事故,通过深究问题的经过与根源,从问题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根除“病情”。
2、建立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落实演练制度,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综合实战演练,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事态扩大、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
3、定期召开工作小结和安全分析会,分析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不安全现象。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到持续改进。
作者:叶晓亮(邢台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副支队长)
上面高度重视、说破嘴、跑断腿、行动轰轰烈烈,下面虽“上行下效”,但无论从思想认识到行动落实都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就是“上热下冷”。一定意义上说,“上热下冷”是“一厢情愿”和“独角戏”,它会使工作和事业陷入尴尬和困窘之地。
本文是笔者对当下安全生产工作上下、内外关系的一点粗浅理解,特别是通过对河北省安全生产督导执法检查,发现的我省安全生产工作现实中一些“上热下冷”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如何进一步改善和处理好此问题的一点思考。
我省A公司是一家以精细化工为主,远近闻名的上市公司。其厂区内有一个大坑,坑内有一些水。
“这是消防池。”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说。
“水太少了,目测过去没有多少,还可以看到池的底部。这可不行!根据《安全评价报告》,这里的水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物资之一,应依照企业实际需求,由消防专家划定最低的警戒水位线,水量务必保持在水位线以上。”执法人员说。
“我们这就赶紧想法划个线,把水蓄够。前几天我们也查到了,这就抓紧时间再安排!”
“为什么都发现几天了还没整改好?是企业有难处,还是职工不懂不会,你们不去做、不容易做呢?为什么非要等检查人员来提醒你们呢?咱们可要把工作做在平时,防患于未然啊。”执法人员再三叮嘱。
某市规模企业B公司一个危化罐区车间。
安全管理人员指着几根不太粗的铁柱子说:“这是静电消除棒,是新安装的。前不久,省督导组来检查,要求我们必须安装人体静电导除设施。”
“是你们自己安的,还是请专业机构?”得知这是企业安排职工制作安装的,执法人员摸了摸,轻轻晃动几下,就将很轻的一个空心铁柱拔了起来。
“应该按照设计和专家意见正确安装并做检测,看是否合乎标准规范。危化企业安装这个设备,可不是在地上随便插根火镩啊,过个人蹭下就倒了,刮阵风就飞到危险化学品罐区了,不怕有危险吗?还有,危险化学品告知牌不够醒目,而且缺失重要内容,要把它做到位,不能敷衍。这反映的是安全意识问题,你们还是安全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不讲落实。”执法人员说。
我省某市自去年年初起,在全市开展了安全隐患曝光警示活动,专门在地方党报头版开辟了“曝光栏”,刊登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至今已有一年半多的时间。分管市县区领导的举措力度空前,曝光的单位、隐患也从未间断。然而查出的隐患都改了吗?省市联合督导检查发现并非如此。
去年该市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C公司存在没有劳保用品发放台帐等隐患,进行过曝光。今年执法人员再次来到这家公司督导检查。该公司一开始仍拿不出劳保用品发放台帐。不一会儿,工作人员拿来一张几行字的纸,不仅字迹未干,不同领取人签字栏的字迹还相同,发放得还很频繁,漏洞百出。
“上次查出的隐患为什么不整改?咱们市里的报纸都刊登了,你不知道吗?”
公司有关负责人回答:“这是小问题,出不了事吧。”
“你们公司有两名专职电工,因为要从事高低压配电操作,所以必须要有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劳动防护用品,你们配了没有?现场没有,也没有发放台帐,问你要,你就‘想办法’提供了。你自己看看,两名电工每周领取两双绝缘鞋、两双绝缘手套,发的这么勤,是真的吗?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掩耳盗铃,工人若是违章操作触电身亡,后悔就晚了!”督导检查人员忧心忡忡。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葩”的事情发生?不知道该县的相关部门是否认真核实和严格复查过?虽然是一般企业,但如此不当回事的,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其他类似企业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某县的D公司是去年刚建成的一家高科技企业。今年7月,因其配电室没有挡鼠板,被该市、县联合执法检查组责令整改。省督导组经查发现,配电室有了挡鼠板,但被束之高阁,根本就未放置于门口,没有起到防止小动物进出的作用,就是花钱买了个摆设。
某市的E施工工地,曾因两名监理没有资格证书被当地建设安监站责令整改。省督导组再三查看,发现只一人有,还没有照片,另一人仍提供不出来。
……
为什么有隐患不整改?原因到底在哪里?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管理者心中是怎样的位置?当地监管部门对此复查、督查了吗?怎样复查、督查的?答案在每个人心中。
今年,某市安委办下发了在全市开展“排查消除隐患承诺”活动的通知,专门制作《隐患汇总表》,要求企业逐一对照排查,签订排查消除隐患承诺书。省督导组到该市的F公司检查时,“排查消除隐患承诺”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然而,督导组要求查看该公司的承诺书时,企业负责人却没听说这个活动,更没签过承诺书。对这项工作,当地市以下的基层监管部门布置了吗?又是怎样布置的?
这些真实案例告诉我们一个现实:上面的“热脸”挨着了下面的“冷屁股”。所以,隐患依然在,依然“蓄势待发”。如此,上面支支动动、不支不动,甚至是支了也不动。
今年,我省某市正在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求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户户签订承诺书,人人开展隐患排查。这项工作做得怎样?都落实到位了吗?省督导组在查访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某县G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搬来一大摞文件说:“承诺书签了,隐患也查了。”
检查人员抽出几份查看,发现不少字迹相同。果不其然,对方答道:“这些均为一人书写。我们园区管委会人少事多,都顾不上写。”
“事多可以分步骤、分批次干,弄虚作假是要负责任的,这种工作态度可不端正!”省督导组严厉道。
“是,是,我们一定改。大家其实都这样,我们被查到了是运气差。”
“千万不能这么讲,别人错了你也错?要扎扎实实落实好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H县某街道办事处办公室,还有不少没有发完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明白纸。这里有该单位提供的已经填写完毕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表》《烟花爆竹排查表》和《打非治违集中行动排查表》。翻开一看,许多项目填写不全。一些村的《打非治违集中行动排查表》中,排查时间、排查人、填报人、审核人等栏都是空白。有的只有单位名称,查出隐患、整改意见、核查人员等栏也是空白。该县I镇的工作人员告诉执法人员,他们并没有按要求挨家挨户签订《承诺书》。经查看,他们的《安全隐患排查表》许多栏都是空白。
某市的J村曾有非法烟花爆竹生产窝点,乡里入村入户排查,无详细记录,其它隐患排查情况,也没有文字材料,全凭口头。某省直管县的K镇也曾因生产烟花爆竹出名。省督导组查看其村民排查隐患情况,发现全部表格上只有一个字“无”。
“有代签问题,存在走过场现象。”省督导组工作人员说。通过这次督导检查发现,这种“代签”“空白”现象绝非个别。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乡镇干部对这种现象竟不以为然。
“为什么要代签?”“村里人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吗?这么多人都不会写吗?”对方默然。
“为什么都是空白?查了吗?没隐患吗?”“都查了,没有。”“真的没有?咱现在就去现场看看!”对方急忙阻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麻痹、侥幸心理作怪。”省督导组工作人员感叹,“不出事总感觉没事,真出事一切就都晚了,为什么别人亡羊,自己都不知道去看看是否需要补牢呢?邻里失火,都不知道自查炉灶呢?”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频繁地专门听取和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和问题,各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也从未停止过。但是,隐患重复出现、已发现的隐患有些仍然得不到彻底整改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只政府热不行,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必须让企业动起来。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是个艰难的过程,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发挥好督导监督帮扶作用。
被查出了隐患,企业不认真整改,满不在乎。查了这家企业,同类企业不对照整改。别人出事,好像与自己无关。企业的这种麻痹、侥幸心理很可怕!
我省某高新技术开发区的L企业负责人说:“查安全生产,你们来我这儿来错了!我们公司在全国有好几家,属高科技型企业,从来没有出过事。”但检查人员在这家公司仍发现多处隐患,而且有些隐患公司已经排查出来了,就是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甚至,该公司一名重要危险岗位工作人员连岗位操作规程都描述不清,对重要数据的上下限都不知道,全凭自动化设备控制,不误操作已是万幸。
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企业,成败在企业。任何外因都要通过企业的内因来起作用。
省督导检查组还发现,一些企业普遍存在对职工培训重视不够的问题:制定的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不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差,有的还照抄照搬;无培训档案,安全培训考试卷子随意打分,有的未判分;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甚至有危化企业培训考试非煤矿山防治水,建筑施工单位进行煤与瓦斯突出治理专项考试……明显有应付现象和照抄照搬行为。在这些企业,省督导检查人员一再要求: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培训,确保培训效果。
一线工人应是查隐患的主角。但是,在M县一工业园区多家机械制造公司内,执法人员没有看到一线工人所查隐患记录,提供的隐患排查台帐都是企业安全管理者凭空臆想、弄虚作假、捏造出来的。
不仅是企业。打非治违的主角应是村民,村民却并没真正动起来。我省某县一个安全生产重点镇的一位干部说:“普通老百姓根本查不出来,都是包村干部在查。”该市办事处一位干部说,希望多给基层群众进行培训。“如果工人知道那样做很危险,就不会冒险去做了。”显然,提升一线工人和基层群众识别隐患、排查隐患的能力,十分重要。
在我省一家世界500强企业P公司一防爆厂区,督导检查组人员看到氧气瓶与乙炔瓶放置较近,没有达到规定的5米以上距离,而且现场无动火作业票证。在某市一家冶金建材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查人员看到有氧气瓶与乙炔瓶混放、无防倾倒措施、压力表损坏,人员现场违章作业等现象。“这是明显的‘三违’,企业安全管理者应按照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处罚。”但是,企业只是口头说“下次注意”。殊不知,下次复下次,下次何其多?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
还有很多例子,有的甚至还要严重。比如弄虚作假的“消防箱”,里面根本没有水源;“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不买票”的招商引资企业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三同时”等等。各有各的原因,但都是不“依法治国”“依法治安”活生生的案例。
这么多的“上热下冷”现象如何解决?又该如何对待那些对安全隐患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隐患制造者和责任者?不通过一定的惩戒,怎么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怎么能避免更多的人制造新的问题和麻烦?督导检查和执法检查的意义何在?是为了让下面看热闹吗?甚至是下面有的连热闹也懒得看,我们只能空有感慨?
有一种原理叫“微波炉工作原理”,用“微波炉工作原理”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使上下一般“热”、内外一般“熟”,真正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从而化解“上热下冷”。
微波辐射能引起食物内部的分子振动,从而产生热量。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用普通炉灶煮食物时,热量总是从食物外部逐渐进入食物内部的。而用微波炉烹饪,热量则是直接深入食物内部,所以烹饪速度比其它炉灶快4至10倍,热效率高达80%以上。
怎样做才能上下一般“热”,内外一般“熟”?上面一定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科学施治做质量过硬的“磁控管”,源源不断发射强力“微波”去高效地加热下面这些“冷食物”。让上“热”、外“热”毫无损失地传递给下面、里面,让下面、里面“热”起来,使食物上下、里外“热”透。
无论是国家到地方、还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安全生产工作离开每个成员的责任感,这个集体就难以形成一个负责人的集体;每个成员都负起责任来,这个集体的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才能落到实处,推动集体事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相结合,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着眼于安全生产工作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相结合,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使认真、严谨、负责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鲜明标记和自觉养成。
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不可分离,与每一个单位的生存、发展都密切相关。一个对安全生产工作有责任感的人,从容而不浮躁,充实而不空虚,真诚而不虚荣。一个对安全生产工作有责任感的企业,既要讲效率和利益,更要讲义务和公益,切实承担起生产安全、职工健康和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责才能赢得尊严。
一个人在小时候的经历和形成的基本素质往往会影响其一生。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心也需要从小熏陶和涵养。让我们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种注重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的风气和氛围:负责任、讲担当无上光荣,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少廉寡耻。
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责任担当就是执政为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都要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杜绝“上热下冷”的“微波”对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
对党忠诚是从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干部的根本操守,必须作为立身之本终身秉持;
自身干净是从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干部的操守底线,必须作为人生信条终生尊崇;
责任担当是从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干部的职责道义,必须作为履职标准始终保持。
围绕发展抓安全,抓好安全促发展。不能为了招商引资罔顾安全“先上车后买票”;
不能借“优化发展环境”之名行“破坏发展环境”之实;
不能“拍脑门”、“拍胸脯”、“拍屁股”,只务虚不落实。
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功成不必在我”和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源源不断地制造、发射安全生产工作的强力高效“微波”。
首先一定要保证切实做到“上热”。安全生产工作的“微波”要讲责任心,更要讲责任制;要有严格的履责要求,更要有严厉的责任追究。安
全生产工作落实责任制的“微波”,一在履责,二在问责。没有问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问责,要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事前问责是提醒,事中问责是督促,事后问责是惩戒。对认真负责的,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失职渎职的,要坚决予以追究和严惩。
安全生产工作“上热下冷”,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因地、因事、因时制宜,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通过“微波加热”的高效方式和有效途径,去逐渐让下面真正主动“热”起来,“烫”起来。使下面真正做到不敢“冷”、不想“冷”、不能“冷”、不去“冷”。上下共“热”,内外“熟”透,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这顿饭做“熟”、做好。
安全生产十一条原则,总结的很到位
通过多种安全防范、应急救援等措施,提高劳动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保障。
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
使员工暴露于危险、危害因素的时间尽可能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
人、物与危险之间必须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
使用安全联锁装置,作为安全保证条件。
查找隐患源,加以排除和预警,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条件。
根据不同作业区域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和用具。
采用多种标识、标志作为传递安全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
严格遵守各类操作规程,严禁违章、违规操作,人人警惕,相互照应,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产。
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排查重点区域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安全管理一定要抓好这“10个字”
学
突出一个“学”字
经常开展班组安全知识学习活动,提高个人安全意识,增强班组的群体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感。
严
狠抓一个“严”字
工作上讲求严密,使事故无可乘之机;态度上要严肃,抓安全毫不放松;标准上要严格,抓规程作业一丝一毫不含糊;在行为上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做表率;
查
坚持一个“查”字
坚持做到班前互相确认检查制,班中现场巡查制,定期排查治理,查现场各种不安全因素,查人的思想动态,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
准
立足一个“准”字
个人动态有标准,作业行为守规范;
细
深化一个“细”字
细在安全责任制上,细在规章制度上,细在操作标准上,细在班组建设上,细在每一项作业环节;
防
注意一个“防”字
要有超前预测预防意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在生产活动中形成自保互保的三道安全防线;
全
贯彻一个“全”字
做好全员培训,全线预防和全面管理,对人与机、人与环境、物与环境的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价,处理好这三者相互间的事故产生的关系,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实
落实一个“实”字
将安全预防措施落到实处,确确实实落实各工种、各岗位,实事求是搞好安全生产;
快
要求一个“快”字
对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标精神要传达得快,现场发现问题要处理得快,查出事故隐患要整改得快,对“三违”人员要制止批评教育得快,安全生产情况要汇报得快;
多
保持一个“多”字
在生产活动中多留一个神,多说一句话,多提一个醒。对易发事故的区域和岗位,在工作中力求多一点确认,多一些查看,进而达到多一处预防,多一个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一起又一起的重特大事故,也让我们为之警醒:安全毁于走神时,监管永无松弛日。
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定掩藏着成百上千个隐患。当隐患成祸,则暴露出监管方面的诸多漏洞。一些地方习惯“刮风式”检查,只在上级发号施令或特定时期动一动,甚至沦为华而不实的“检查秀”;事故发生后查处不力,“只捉和尚不拆庙”,问责不严就会思痛不足;社会监管缺乏合力,往往是行业主管部门“孤军奋战”……凡此种种都是安全生产监管上的“痛点”,内里照见的却是麻痹大意、推诿卸责。
安全失守,就是责任失守。诚然,我们可以依靠机制改革打通安全堵点,借助技术进步扫除安全盲点,但是再完美的规章、再先进的技术,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如何告别“一痛再痛”,也许最好的良药就是责任心。
只有员工行为与所倡导的安全理念相一致的时候,安全管理才能落地;
只有当安全管理所倡导的行为已内化为员工行为习惯时,安全管理才被真正赋予持久的生命力;
而只有当企业所倡导的安全理念固化为制度、内化为员工行为时,企业的业绩才能得以不断提升!
重要提示
本文PPT下载方法如下: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公众号,在公众号内回复1102安全即可下载。免费下载有效期30天!如下载过期请点击:安全管理技术联盟知识星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请点赞、再看,将本文分享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分享给更多安全人!
环保资料库:
职业健康资料库:
更多兄弟号资源
免责声明
若是转载文章均会注明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交流学习。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end
喜欢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