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同龄人| 跟随首批“蓉漂”,他在机车厂成就“大幸福”

政务   2024-10-06 15:36   四川  

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从1949年到2024年,从一穷二白到繁荣昌盛,有一群人,他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同祖国一起成长,一道走过栉风沐雨却光辉灿烂的75年。他们见证了“中国号”巍巍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亲历了75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10月1日起,成华发布推出“共和国同龄人”系列报道,听6位生于1949年的老人讲述过去的峥嵘岁月,看今朝的辉煌巨变,展望未来的幸福生活。


本期,一起走进张振全的故事。



一说到成都现代工业,那一定绕不开东郊;而说到东郊,自然少不了成都机车车辆厂。


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机车车辆厂,第一个实现全国铁路工业系统转产内燃机车检修,第一个荣获全国铁路工业系统质量管理金奖。这就是曾经位于成华区二仙桥北路31号的成都机车车辆厂。


张振全1949年3月出生于安徽。1951年,年仅2岁的他,随父母亲和哥哥一起来到成都,来到成都机车车辆厂,开启了这一生与机车的故事。





撸起袖子干

机车厂来了第一批“蓉漂”





1951年,铁道部选址二仙桥,建设新中国的第一个铁路工厂,从安徽九龙岗、武汉江岸、青岛四方、株洲田心,江苏戚墅堰的机车厂抽调了一批工人过来。


“我们一家是从安徽来的,我同学还有山东的、江苏的、武汉的,说来自五湖四海一点儿都不夸张。”留给幼年张振全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辈们每次聊到工作都特别带劲儿,虽然大家来自不同地方,但是目标只有一个——为国家干事业。

1967年11月,18岁的张振全正式进入机车厂工作,他的第一个岗位是机械加工。“从学徒开始干,跟着师傅们学,多看多记,不懂就问,师傅们都很负责,会毫无保留的教徒弟相关知识。”张振全回忆道,看似单一的工作,却并不简单,需要足够丰富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为了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仅仅是C620型车床就与我相伴了8年时间,还有7年时间是和铣床打交道,一直到后来负责工具车间、电机车间的质量检查工作,又干了22年。”张振全说自己的工作单纯但不简单。


原来,张振全的工作并不是直接维修机车,而是生产专门维修机车所需要的工具。“因为维修机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一概而论,所以每次维修都需要不同的工具。”张振全说起工作滔滔不绝,印象中有一次维修需要一个钻头,如果买一个需要300元钱,而自己生产一个大约200元,再根据需要的个数来定,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费用。



几十年来,成都机车车辆厂先后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时代、电力机车时代,最后完成退城入园,建设新厂区,并开始业务转型,进入城轨制造新领域。张振全有些感慨,老一辈机车人也逐步完成使命接力,希望年轻一代继续努力奋斗。




平淡温馨

小社会成就大幸福





老一辈的机车人常说,机车厂就是一个小社会,人们在这里读书、工作,结婚、生子,都不用出去就能长大、变老。


说到厂区生活,张振全再自豪不过了。“那个年代上、下班是要放进行曲的,音乐响起,乌泱泱的几千人朝着厂区大门走去,骑车的、走路的,非常壮观。”


华仔很难想象那时的二仙桥路还是一条小路,是如何承载这浩浩荡荡的队伍。




机车厂的人聪明勤奋,有需要自己干,在工厂对面建起了家属区、医院、子弟校、商场、电影院。其中灯光球场是大家伙最喜欢的娱乐场所。“工人自己组乐队、歌舞团,啥子白毛女、沙家浜场场爆满。”张振全回忆那个时代还有些意犹未尽。


就这样,忙碌了几十年的张振全在2004年退休了,后来因为技术能力过硬又被返聘了几年。他说:“国家培养了我,只要国家需要,我随叫随到。”



工作踏实肯干,生活美满幸福,张振全说他的一生没有大风大浪,平淡、顺利,就是最好的。


机车厂虽然已经搬走,但来到下涧槽社区依然能唤起很多回忆。灯光球场(原来的职工文化楼)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成了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通过对“三供一业”的打造,曾经奋斗的瞬间定格成图片和雕塑,在这里继续讲述着红色机车的故事。

成华发布
发布最权威的成华声音、最新的新闻资讯、最实用的民生信息!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