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乎长远的重大决策,将贯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处理好城乡关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如何深刻理解城乡融合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从理论维度看,城乡融合是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融合。中国的城乡融合具有世界各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推进城乡融合,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科学把握发展阶段特征和区域特色,充分考虑不同乡村自然条件、区位特征、资源优势、文化传统等因素差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路径。
从历史维度看,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乡关系是影响一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力图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城乡发展政策经历了“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的演进过程,逐步实现了从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发展的转变。
从实践维度看,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历史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完善、人才资金外流等问题突出。城乡融合发展是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是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城乡融合既是改革议题,又是发展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突破方向。如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要素市场?如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强化城乡产业联动,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期特别策划聚焦“城乡融合发展的理与路”,敬请读者垂注!
——《学术前沿》编者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