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匠心出一口好酱
——
记安徽老酱园食品有限公司
封正军传承发展老酱技艺
还记得“交班”的时候,父亲告诉封正军:“好酱在好水。”封正军深谙这个道理,为此他便开启了寻水之旅,走遍老家铜陵周边地区后,终于在2022年初,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招商中,他来到了位于皖南深山区的石台县,这里生态环境优良,以“富硒、负氧”著称,水资源丰富,在丁香镇石泉村找到了千年的山泉。
听当地的村民说:“没有村子之前,便有了这眼泉水。”村民依泉垒井建村,形成了最初的龙泉村,井名为龙井,井水清澈甘甜、渊静清灵,常年盈满不枯,周边村民多长寿康健。他感慨道:“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租用村里闲置校舍作为晒场,很快在此地“安了家”。
为了沿循古味,封正军选用优质原料。他说:“除了水和盐,没有其他添加剂。”借力皖南梅雨季节的自然发酵,在盛夏季节天然晒酱,一口好酱必须真正晒足180天。“从第一天晒酱到成酱,制酱师傅搅拌次数至少在5000次以上,尤其是每天早晨的第一次翻酱必须在露水未消之前,这样可以让酱的味道更加鲜美。”封正军说。
制酱、办厂,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都是纯手工制酱,工序烦琐又漫长,一年只能做一季,产量有限。”封正军说,“最怕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很少能安稳地睡上一个囫囵觉。”但他认为,既然是老祖宗的东西,就有义务去保存、去传承。
“传承”似乎永远离不开“创新”,又该如何去创新?
在腊八节当天,封正军在新建的厂房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制做酱曲。“古人制酱讲究时令,民间有‘腊八制酱,陈年更香’的说法,虽然我们采用了部分现代化的制作工艺,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可不能丢。”封正军说。
古法技艺,历久弥新。“匠心出好酱,接下来,我们在稳住酱品口感的同时,还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老酱园这个品牌更加熠熠生辉。”封正军说。
记者:徐敏可 江雪飞
来源:石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丁希慧
审核:江雪飞
监制:孟凡兵
公益广告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