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镇:“五个强化”推进文明实践“花开绽放”

政务   2024-11-08 17:21   甘肃  

今年以来,福星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实践的重要论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总目标,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规范化建设,突出“五个强化”,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强化阵地建设,拓展文明实践“辐射力”。按照“五有”标准,大力实施“阵地升级”行动,将党群服务中心和文明实践站深度融合,统筹整合党员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乡村舞台、恳谈厅等活动场所和文化阵地,融入人大之家、敬老院、幸福老人院、万亩中药材基地等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功能联动互补,全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升级版”,建成文明实践广场2个。坚持全天候开放、多元化活动、互动式参与,定期公布文明实践活动时间、具体内容、服务方式等,有效提升群众活动参与率。着眼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联,在镇村综合服务大厅设立志愿服务站20个,拓展服务维度、延伸服务触角。


强化理论宣讲,唱响文明实践“好声音”。紧紧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探索建立领、讲、送“三学”模式,结合重要节日节点、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宣传38场次,参与党员群众1.2万人次。将理论宣讲和综治网格深度融合,由镇村社三级干部组建理论骨干宣讲队19支,采取通俗化、具体化、口语化的方式,结合镇村实情开展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文明新风等政策理论互动宣讲72场次,引导群众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依托公众号、微信群,积极打造以“大美福星”为中心的线上宣传阵地,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强化志愿服务,提升文明实践“幸福度”。围绕组织化动员、专业化赋能、规范化管理、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打造,精确瞄准群众实际需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载体,有针对性地建立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普法宣传、卫生健康、环境保护、文化文艺、文明倡导、文明交通等8支常备志愿服务队,组建敬老助老、矛盾调解、纾困解困、移风易俗、应急救援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按照“一所一特色、一站一品牌”的目标,培育爱心洗衣、爱心理发、爱心食堂、爱心义诊、暖心陪伴、党员“连心桥”等12个特色志愿项目。全面推行“五单”服务模式,结合每月“志愿日”“孝善日”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70多场次,表彰优秀志愿者25名,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实践的标准色。

强化典型示范,传播文明实践“正能量”。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行动,持续深化乡村道德建设,健全完善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引领作用,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活动7期,传家风活动12场,发布道德“红黑榜”信息60余条,推动道德教育引导转化为道德实践养成,育德入心,成德于行。深入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文明户”以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儿媳”等各类典型评选活动,按照村民自荐、群众互荐、民主评议、公示表彰的原则,累计评选表彰先进家庭100户、典型人物75名,积极营造“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争当先进”的良好社会氛围。


强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实践“新风尚”。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运用板凳课堂、田间党课、移动党课等多种形式,采用互动式、嵌入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婚丧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倡导广大群众对标限高标准,合理操办红白喜事,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按照自治、德治、法治一体的“三治融合”模式,充分发挥“一约四会”教育约束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村级自治组织,约束纠正陈规陋习、生活陋习,推动形成规有人守、事有人管、章程清晰、机制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



审核:侯潇翔

供稿:党政综合办公室



·往期回顾·




福星镇:党建引领促振兴 “抱团取暖”同致富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大美福星
政策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