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音乐史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西方音乐史的年表供大家学习。
古希腊: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征服 | |||||||||||
古罗马:约公元前146年—公元476年 | |||||||||||
中世纪: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 | |||||||||||
中世纪分3个阶段 | 一、约5至10世纪 这个时期音乐发展缓慢,音乐以即兴和口头传诵为主 | ||||||||||
二、约11-13世纪 中世纪音乐盛期,复调音乐得到发展,圭多四线谱、弗朗科有量记谱。 | |||||||||||
三、14-15世纪初,“新艺术”时期 | |||||||||||
马肖(1300-1377) | |||||||||||
兰迪尼(1325-1397) | |||||||||||
文艺复兴时期:约1430-1600 分三个时期 | |||||||||||
早期1430至1490 | 勃艮第乐派 | 迪 费(1400-1474) | |||||||||
班舒瓦(1400-1460) | |||||||||||
法-佛兰德 | 奥克冈 (1410-1497) | ||||||||||
比斯努瓦(1430-1492) | |||||||||||
中期1490至1560 | 若斯坎(1440-1521) | ||||||||||
威尼斯乐派:维拉尔特(约1490-1562) | |||||||||||
晚期1560-1600 | 罗马乐派:帕勒斯特里纳(1525-1594) | ||||||||||
法-佛兰德:拉絮斯(1532-1594) | |||||||||||
巴洛克时期:1600-1750(前40年是早期;中期50年;晚期60年) | |||||||||||
威尼斯 | 蒙特威尔第(1567-1643) | 意大利键盘作曲家:弗雷斯科巴尔第(1583-1643) | |||||||||
卡瓦利 (1602-1676)《奥尔明多》 | 法国键盘作曲家:库普兰(1668-1733) | ||||||||||
切斯蒂(1623-1669) 《奥朗台》《金苹果》 | 意大利弦乐作曲家:维瓦尔第(1678-1741) | ||||||||||
罗马 | 兰迪(1586-1639)《奥菲欧之死》《圣阿莱修》 | 博洛尼亚乐派: | |||||||||
罗西(1597-1653)《魔法宫殿》 | 卡扎蒂(1620-1677) | ||||||||||
那不勒斯 | A斯卡拉蒂(1660-1725)《荣誉的凯旋》 | 维塔利(1632-1692) | |||||||||
法国 | 吕利(1632-1687)《阿尔米德》《罗兰德》 | 科雷利(1653-1713) | |||||||||
英国 | 布洛(1649-1708)《维纳斯与阿多尼斯》 | 巴洛克晚期作曲家 | 法 国 | 拉莫(1683-1764) | |||||||
普赛尔(1659-1695)《迪多与伊尼》 | 意大利 | D斯卡拉蒂(1685-1757) | |||||||||
德国 | 许茨(1585-1672) | ||||||||||
管风琴:布克斯特胡德(1637-1707) | 德国 | 亨德尔(1685-1759) | |||||||||
古钢琴:弗罗贝格(1616--1667) | 巴赫(1685-1750) | ||||||||||
古典主义时期:1750—贝多芬19世纪初 (分两个时期) | |||||||||||
前古典主义时期(后巴罗克时期)从18世纪20、30年代---18世纪中下叶 | |||||||||||
维也纳古典时期(古典主义高峰)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 | |||||||||||
德国 | 格鲁克(1714--1787) | 奥地利 | 海 顿(1732--1809) | ||||||||
CPE巴赫(1714--1788)(柏林巴赫) | 莫扎特(1756--1791) | ||||||||||
JC 巴赫(1735--1782) (伦敦巴赫) | 曼海姆乐派 | 斯塔米兹(1754--1809) | |||||||||
贝多芬(1770--1827) | |||||||||||
浪漫主义时期:1790—1910年 分初期、中期、中后期、晚期 | |||||||||||
贝多芬晚期 | 门德尔松(1809-1847) | ||||||||||
初期 | 中期 | 舒 曼(1810--1856) | |||||||||
19世纪10—20年代 | 韦 伯(1786--1826) | 19世纪30至40年代 | 肖 邦(1810--1849) | ||||||||
舒伯特(1797--1828) | 柏辽兹(1803--1869) | ||||||||||
中后期 | 李斯特(1811--1886) | 晚期 | 布鲁克纳(1824--1896) | ||||||||
瓦格纳(1813--1883) | |||||||||||
威尔第(1813--1901) | 普契尼(1858--1924) | ||||||||||
19世纪40—80年代 | 勃拉姆斯(1833--1897) |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 | 马 勒(1860--1911) | ||||||||
比 才(1838--1875) |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 | ||||||||||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 |||||||||||
法国歌剧在19世纪上叶的发展 | 格雷特里(1741--1813)《狮心王理查》 | 意大利歌剧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 | 罗西尼(1792--1868)《塞尔维亚理发师》 | ||||||||
梅于尔 (1763--1817)《优芙罗西尼和克拉丁》 | 贝里尼(1801--1835) | ||||||||||
勒修尔(1760--1837)《岩洞》 | 《诺尔玛》《清教徒》《梦游女》 | ||||||||||
凯鲁比尼(1760--1842)《两天》 | 唐尼采帝(1797--1848)《爱的甘醇》 | ||||||||||
布瓦尔迪厄(1775--1834)《白衣妇人》 | 意大利中下叶歌剧的发展 | 威尔第(1813--1901) | |||||||||
奥柏(1782--1871)《波蒂契哑女》 | 《茶花女》《阿伊达》 | ||||||||||
法国歌剧在19世纪中下叶的发展 | 德裔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 | 19世纪中下叶德奥作曲家 | 瓦格纳(1813--1883) | ||||||||
《地狱中的奥菲欧》 | 勃拉姆斯(1833--1897) | ||||||||||
古诺(1818--1893)《浮士德》 | 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 | ||||||||||
比才(1838--1875)《卡门》 | 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 | ||||||||||
19世纪民族主义 | |||||||||||
俄国 | 格林卡(1804--1857) | 捷克 | 斯美塔那(1824--1884) | ||||||||
鲍罗丁(1833--1887) | 德沃夏克(1841--1904) | ||||||||||
居伊(1835--1918) | 匈牙利 | 艾凯尔(1810--1893) | |||||||||
巴拉基列夫(1837--1910) | 波兰 | 莫纽什科(1819--1872) | |||||||||
穆索尔斯基(1839-1881) | 挪威 | 格里格(1843--1907) |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893) | 芬兰 | 西贝柳斯(1865--1957) | |||||||||
柴可夫斯基(1840--1893) | |||||||||||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 |||||||||||
法国 | 弗兰克(1822--1890) | 德奥 | 布鲁克纳(1824--1896) | ||||||||
夏布里埃(1840--1894) | 马勒(1860--1911) | ||||||||||
肖松(1855--1899) | 沃尔夫(1860--1903) | ||||||||||
丹第(1851--1931) | 理查·施特劳斯(1864--1949) | ||||||||||
圣桑(1835--1921) | 俄国 | 斯克里亚宾(1872--1915) |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 | ||||||||
福列(1845--1924) | 意大利 | 马斯卡尼(1863--1945) | |||||||||
德彪西(1862--1918) | 列昂卡瓦洛(1857--1919) | ||||||||||
拉威尔(1875--1937) | 普契尼(1858--1924) | ||||||||||
20世纪音乐 | |||||||||||
表现主义 | 奥地利 | 勋伯格(1874-1951) | 20世纪民族主义 | 匈牙利 | 巴托克(1881-1945) | ||||||
贝尔格(1885-1935) | 波 兰 | 席曼诺夫斯基(1882-1937) | |||||||||
韦伯恩(1883-1945) | 捷 克 | 亚那切克(1854-1928) | |||||||||
新古典主义 | 美籍俄国人 |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 | 英 国 | 沃安威廉姆斯(1872-1958) | |||||||
德 | 欣德米特(1895-1963) | ||||||||||
法 | 奥涅格(1892-1955) | 美 国 | 科普兰(1900-1990) | ||||||||
法 | 米约(1892-1974) | 格什温(1898-1937) | |||||||||
20世纪上半叶其他风格与类型音乐 | 俄国 |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6) | |||||||||
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 |||||||||||
英国 | 布里顿(1913-1976) | ||||||||||
蒂皮特(1905-1998) | |||||||||||
捷克 | 微分噪音 | 哈巴(1893-1973) | |||||||||
法国 | 噪音音乐 | 瓦雷兹(1883-1956) | |||||||||
20世纪50、60年代后的音乐 | 序列 | 梅西昂(法)1908-1992 | 70年代后的音乐 | 简约派 | 格拉斯(1937-) | ||||||
布列兹 (法) 1925- | 歌剧 | 《爱因斯坦在海滩上》 | |||||||||
偶然 | 凯奇(美)1912-1992 | 《真理之力》 | |||||||||
电子 | 施托克豪森(德)1928 – | 《阿肯那顿》 | |||||||||
新音色 | 希纳斯基(法籍希腊人)1922-2001 | 新浪漫主义 | 贝里奥《交响曲》 | ||||||||
彭德列斯基(波兰) 1933- | 彭德列斯基《波兰安魂曲》 | ||||||||||
利盖蒂(奥籍匈牙利人)1923- | 亨策《特里斯坦》 | ||||||||||
贝里奥(意大利)1925- | 第三潮流 | 米约 管弦乐曲《创世纪》 | |||||||||
克拉姆(美)1929- | 伯恩斯坦 音乐剧《西区故事》 | ||||||||||
其他 | 亨策(德) 1926- | 拼贴 | 贝里奥 《交响曲》 | ||||||||
诺诺(意大利)1924-1990 | 克拉姆 《远古童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