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为什么是“望县” 县治为什么是籍山?

民生   2024-11-17 16:21   安徽  
南陵县治话变迁

南陵自古以来被称为繁盛之地,这里山水环绕,郁郁葱葱,平原和湿地分布得十分均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的地形地貌。

南陵地境,西边揽括了工朗、射的等地的美景,南边汇聚了吕蒲、水龙等地的奇景,漳水与淮水蜿蜒环绕其间,地势宛如扶摇直上,仿佛要飞翔一般,绵延数十里后汇聚于籍山之地。

历经岁月的变迁,深入探寻古代的史册和碑碣,了解南陵过往的历史。那些城池、津梁、亭台、楼阁,以及苍茫的大地和屹立的群山,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南陵,汉春谷地。梁武帝时期(公元525年)设立了南陵县,隶属于南陵郡,临江之处曾有城基,距离现今的县城一百三十余里。《晋书》中记载:哀帝曾召桓温入朝,桓温到达赭圻后筑城居住,此地便是南陵。明代《一统志》中提到:在梁朝时期,南陵县的治所曾在赭圻,隋唐时期则为镇戍之地。

在南朝时期,南陵县属于南豫州的南陵郡。万历府志中记载:梁武帝统治的晚期,另行设置了南陵郡,治所在春谷,并设立了南陵、石城、临城三个县隶属于该郡。省志中还提到,南陵郡所管辖的,还有古治、定陵,共五个县。 

在南朝陈朝时期,南陵县属于北江州的南陵郡,《通鉴》的注释和《隋书》中的记载都与此相同。但根据《隋志》的记载:陈朝在梁朝的南陵郡设置了北江州。《舆地广记》中也提到:陈朝设置了北江州。这个北江州是陈朝从南陵县中析置出来的,与南陵县一同隶属于南豫州。

到了隋朝,南陵县隶属于宣州的宣城郡。万历府志中记载: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定陈朝后,合并省去了其他各县,改宣城郡为宣州,刺史降为行守事,统辖六个县:一是宣城县(宛陵、宁国、怀安、逡遒等县被并入,治所在宛陵,这是宛陵并入宣城的开始,自此以后提及宣城即指宛陵),二是泾县(陵阳、安吴被并入),三是南陵县(临城、定陵被并入),四是秋浦县,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刺史杨荣请求从南陵县西部析出五乡和石城的废地设置该县,即现在的繁昌县境。繁昌县志中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在南陵县的仁义乡设置了石碌场以采集石碌,南唐昇明年间又从南陵县析出五乡,依托石碌场重新设置了繁昌县。五是永世县(开皇十二年设置),六是绥安县(石封、广德被并入)。

唐朝时期,南陵县隶属于江南西道的宣州宣城郡。省志中记载: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道,唐明皇又将江南分为东西两道。《唐书》中记载,宣城郡的南陵县是望县,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隶属于池州。池州废除后,南陵归属宣州,后来又析出设置了义安县。《旧唐书》中记载,池州的南陵县,是汉朝时期的春谷县地,梁朝时设置了南陵县,治所在赭圻城,唐朝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将治所迁移到青阳城。

唐开元年间在南陵的仁义乡设置了石埭、法门两个场,后来将法门改为义安县,但不久就废除了,义安则成为了铜官冶。铜官冶,在南唐时期又复置为铜陵县,隶属于池州。根据繁昌县志的记载,开元年间在南陵的仁义乡设置了石碌场以采集石碌(铜矿石)。旧府志和县志中都写作石埭。石埭原本是广阳县的地盘。《寰宇记》中提到,因为溪源处有两块石头横亘如埭,所以得名,并非采集物料的场地,埭可能是碌字的讹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从泾县、南陵县、秋浦县析出部分地域设置了青阳县,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从秋浦、青阳以及饶州的至德县析出部分地域设置了池州。    

万历府志中提到:自乾元(唐肃宗年号)以后,宣州统辖的县有十个:一是宣城县(望县),二是当涂县(紧县),三是泾县(紧县),四是广德县(紧县),五是溧阳县,六是溧水县(这两个县现已缺失具体的描述),七是南陵县(望县),八是太平县(上县),九是宁国县(紧县),十是旌德县(上县)。昭宗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将宣州改名为宁国军,并授予杨行密节度使的职位。五代时期(吴、南唐),南陵县隶属于宣州的宁国军。

“望县”之称始于唐代,在唐代县级建置中,望县属于上县,其地位较高。望县的划分依据包括地理优劣、位置轻重、辖境大小、人口多少和经济收入等条件,是当时行政区划中的重要等级之一。望、紧也是上中下的一个分类。三千户是望县,二千是紧县,一千是上县,五百中,不足为下。

望紧上中下的定考是应时代有所变化的。历史上称之为“望县”的地方并不多见,能够称为望县的,通常在其所在地区具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经济实力。

南陵县原先的治所靠近长江边,到了唐朝长安年间,移理到了青阳城,以籍山为依托和屏障,漳水和淮水环绕其间。漳水与淮水发源于南陵南部山区,它们流经五十多里后到达县城,向东形成一条溪流,与西港、中港的水流逐渐向北汇合,最终流入长江。每到春夏季节,雨水集中,众多源头和重峦叠嶂中的水流,以及田间地头、沟渠里的水都汹涌澎湃地汇聚而来,其中以东溪(漳河、俗称东门大河)的水势最为汹涌。

青阳城附近的田野平坦开阔,村落间鸡犬之声相闻,商贩们早晨出门,傍晚归来,而东门一带尤为繁忙。因此,当溪流涨水时,行人们争先恐后,渡河者唯恐落后,小船满载着人,在惊涛骇浪中奋力前行。人们肩并肩,脚碰脚,一旦船只失去平衡,就有可能发生翻船溺水的事故。

南陵邑人罗显和童应之挺身而出,带领众人着手建造桥梁。营建过程中,富裕的人出资,贫穷的人出力,大家齐心协力,召集工匠,测量材料,勤奋不息。工程始于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的冬天,历经三年时间,终于竣工。这座桥宽二丈四尺,长十丈,红色的栏杆,碧绿的石砌,远远望去,宛如一条静卧的彩虹,从此以后,人们再也不用担心渡河涉水的困难了。这座桥后来之所以命名为“青阳桥”,是为了纪念青阳城的历史和变迁。

到了明天顺戊寅年(公元1458年),由知县刘纪进行了修缮。到了明隆庆年间,知县丁应诏又进行了重建。桥上原本有一座牌坊,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由知县宋朝儒重新修建,但之后倒塌了。据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当地的士绅们倡议并捐款对通济桥进行了重修,并立有石碑以作纪念。

东门大河旧影 远处即为通济桥

青阳桥后更名为通济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南陵进行漳河中段治理时,这座有着900多年历史的古桥,由于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被拆除,其原址修建了一座拱形直拉式大桥,取名南陵大桥。

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沈尧中被任命为南陵知县。他一到任就遍览地形胜景,询问探访以往的遗迹,大概了解到县城东北有籍山的遗址。

公务稍有空闲,沈尧中就深入探究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沈尧中认为:南陵的山脉起源于九华山,境内的工山高耸数百丈,雄伟壮丽,是一县的主山。

从工山延伸出去,曲折蜿蜒,分出许多支脉,朗陵、禄岭、水龙、丫山、黄山等就排列在它的西南面,射的、马仁、石潮、黄连、石音、梅花等山环绕在它的西北面,鹅岭、吕山簇拥在它的南面,而东南面有神龙山、千堆山,由西南方向绕过县城东北面就是籍山。

籍山,康熙年间的府志称籍山为南陵县城内的主山,源自屏风山,经过百转千折,穿越田野,渡过溪涧最终到达此地。根据通志的记载:此山位于城中的东北角,山坡绵延相连,是县城的镇守之地。但历经年月已逐渐颓败剥蚀。

沈尧中观察籍山,它起伏连绵,蕴藏着精华和气韵。然而,虽然山麓还存在,但经过砍伐削凿之后,破败不堪,他感到非常惋惜,对人说:“山有表里之分,就像人有脏腑、肾胃、肩背、手指一样。群山四面高耸环绕在外,而中间人们生活的地方,却让它荒芜残缺,这是只壮其外表而削弱了它的根本,怎么能称得上是城内主山呢!

于是,沈尧中观察其地形地势,用乱石堆砌成台基,重新填土、植树,改造成为高台,并在其上营建楼阁,命名为籍山亭。这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与林木茂密的籍山交相辉映,成为一处优美的风景。  

旧时的南陵县城,得到了历任县令、县尹、知县的精心治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誉为江南地区的名邑。这里山川秀美如画,景色绮丽多姿。四周环绕着高耸翠绿的山峰,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增添了无尽的自然之美。籍山如同少女发髻般秀美,而市河则细如丝带,穿城而过,滋养着万家灯火。

市桥河旧影

据传,远在宋代,附近居民在交通要冲之处,在市河上用石头架起了一座桥,名为籍山桥,又名市桥,连接左右两岸,使得整个县城融为一体。桥以“籍山”为名,赋予了此桥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市”为名,则展现了其繁华的商业景象。

在清康熙戊申年(公元1668年),这座桥突然裂开并塌陷了。当时,屈升瀛担任南陵知县已有三年,心中常常缅怀周瑜、黄盖、崔陵、郭峣等前任先贤的功绩,希望这里成为一片和谐繁荣的乐土。   

于是,屈升瀛召集众人商议,籍山桥立即着手筹备重建工作。屈升瀛捐出了自己的部分俸禄,同时鼓励士绅和百姓根据自己的能力筹集资金,共同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来。整个工程耗用了六百多两银子,动用了数千名工匠,历时三年竣工。新桥长五十八尺,宽二十二尺,两侧配有坚固的栏杆,既坚固又壮观,比过去更加宏伟。

桥建成之日,人们载歌载舞,欢庆盛典,心情无比激动。每当雨季来临,河水充盈,碧波荡漾,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渔网参差交错,画鹚(一种水鸟)也随波逐流,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市河两岸人烟稠密,窗棂间透出温暖的灯光,与波光中的云霞交相辉映,深柳丛中透出点点灯光,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籍山桥不仅连接了县城的东西两岸,更成为了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市河东北可溯长河巨湖,西南则接叠岭崇阜,四季景色各异,春夏时节,绿杨红荷辉映于水天一色;秋冬时节,丹枫紫蓼点缀于两岸之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正如清邑人何一化撰写的《籍山桥赋》所描述的那样:桥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两岸沿街店铺林立;鱼盐之船往来不绝,货物堆积如山;茶馆里茶香四溢,酒楼中酒香扑鼻;丝竹之声悠扬悦耳,水边烟雾缭绕。特别是到了上元节和中秋节这样的夜晚,明月高悬于金波之上,火树银花照亮了朱红色的亭台楼阁。人们身着华服,手持花灯,漫步于桥上桥下,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此情此景,宛如一幅南陵版的“清明上河图”。  

先人的意境和文化感知,在古建古迹中贮存,在建制沿革中集聚,在史册县志中传播,在回眸感怀中传承,策励着子孙默积精力,一次次崛起,昂首高歌,高挂起心灵的风帆。

南陵县城籍山镇,古名青阳城,自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南陵县治(县政府所在地)移理于此,历为县治。1956年命名城关镇,2003年10月,南陵县实施区划调整,设立籍山镇,由原城关镇、石铺镇、九连乡、葛林乡合并而成。

走进籍山,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在这片土地上,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或英勇善战,保家卫国;或才华横溢,著书立说;或勤政爱民,造福一方。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如今的籍山,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颇具现代化的城镇。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漫步在籍山镇的街头巷尾,仿佛能够听到那些古老的故事在耳边回响。那些关于名宦循吏的事迹、关于英雄豪杰的传说、关于文人墨客的佳话、关于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籍山,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镇。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又焕发着现代的气息与活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现代文明的繁荣与进步。籍山,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让人心生敬畏的地方,更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地方。

撰稿:王翔 制作:鲁娟


初审:张娅琴
复审:汪高胜

终审:秦   鋆

南陵发布
安徽省南陵县融媒体中心(南陵县广播电视台、南陵报社)官方账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4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