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12月12日,“红色印记·壮丽史诗——中国国家画院重走长征路山水画主题创作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张复兴、崔晓东、王永亮、袁学军、方向、常欣、刘罡、赵建军、周石峰、任清、任赛、付振宝、冯知军、马子雷、李振伟等专家学者、参展艺术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主持。
研讨会嘉宾合影
陈明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红色印记·壮丽史诗——中国国家画院重走长征路山水画主题创作作品展”展开,与会专家深入剖析了长征精神与山水画主题性创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传统山水画在当代社会的表达方式。
张复兴发言
画家张复兴认为长征主题性创作是一个重要的红色题材,他强调了在长征主题的前提下,需要思考如何将传统山水画与今天的主题性革命题材相结合。他提到,尽管笔墨技巧非常重要,但在表现这种现代且具有主题性的绘画时,仅仅依赖传统或惯用的笔墨方式可能会存在问题。
崔晓东发言
画家崔晓东以自己的创作《娄山关》为例,分享了他的体会。他认为,在创作这类重大历史题材时,与传统方法有所不同,需要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表现形式,更多地深入生活,积累和理解历史,有深刻的感悟,这是创作历史题材作品的重要基础。“山水画题材包罗万象,人物画、花鸟画等元素均可融入其中。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赋予山水画新的风貌,是每位画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王永亮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家王永亮表示,参与此次创作的众多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画家,都展现出独立思考的一面。“他们用自己的当代思维模式去理解历史,并在作品中融入对今天生活的感悟。这样的作品不再是简单地模仿或复制前人,而是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观察到,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在表现上相互拉开距离,主要原因在于地域特点的差异,这促使艺术家们创作新的样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仍然采用过去的表现手段,就无法准确表达对象和呈现心中的激情、感动及感悟。
袁学军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处长袁学军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悟,他谈到了在创作中如何打破自我、追求创新,以及如何让每张画都与众不同。他表示,自己并不希望过早地固定风格,之前的中轴线主题性写生创作注重颜色和细节,而这次参展的太平古镇画作则更注重山川的气象,通过想象当年的不易与现在的建设来表达思想感情,通过物象表现来传达深层的思想情感。
方向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所长方向认为,在红色主题美术创作中,我们回顾革命历史,缅怀长征精神,同时描绘祖国大江南北的壮丽山水,抒发情感。在贵州写生考察时也发现,红色主题景点中,新农村建设的面貌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新素材,如乌江写生中的升船机,展现了新农村建设的艰难与伟大。“如何在保持笔墨独立审美的同时,实现与现实景观的紧密结合,并运用当下的语言符号而非传统符号进行表达,成为当前中国画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主题性创作画家亟须解决的关键所在。”
刘罡发言
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刘罡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展现了中国国家画院组织的主题性创作展览在山水画艺术上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作为活动的亲历者,我同样深感其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我参与了贵州写生,对长征精神有了更直观和深刻地理解。我创作的《六盘山》画作,正是基于这种理解,试图通过天高云淡、六盘山高峰等意象,传达出西北大地的苍凉与壮美。在创作过程中,我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融入了自己的艺术感悟。”
周石峰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原副院长周石峰表示,此次山水画主题性创作,特别是以长征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与中国画笔墨传统的结合,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每位艺术家虽风格各异,但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展现了山水画发展的全新阶段,其意义深远。“我曾于2009年造访松潘县,那里的毛尔盖会议会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创作,我重新燃起创作欲望,通过回忆与查找资料,深入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决定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放弃笔墨表面的表现,将其含于建筑立面之中。同时,我联想到黄色与辉煌,以表现红军走过艰难岁月的辉煌。在创作过程中,我注重视觉张力与色彩的运用,将笔墨关系含蓄地融入其中。”
赵建军发言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专职画家赵建军看来,主旋律能为绘画图式拓展带来丰富的内涵。长征写生等主旋律创作不仅承载红色意义,还展现了地域特色,如赣南的丹霞地貌和山石特征,为山水画发展注入了当代性。深入提炼山水画特色,以真切情感打动自己,才能发现与众不同的美。山水画写生是当代绘画突破的重要契机,不能仅套用古代笔墨或承接老师风格,而应深入自然,从中挖掘生动元素。当代山水画写生蕴含诸多论题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
常欣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常欣谈道,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主题在艺术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山水画所举办的展览,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表现长征精神,虽有一定难度,但创作者们通过色彩、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突破,成功地将历史性、叙事性、情感性融入画中,展现了中国笔墨传统的魅力。“展览中的作品尺幅偏大,集中展示了长征主题,传递出敬畏之心的气息。我创作的《会师吴起镇》描绘了长征胜利喜悦的场面,虽然画面中存在叙事因素的组织问题,但仍在探索中。感谢山水画所组织的展览,让我有幸参与其中,为艺术形式践行长征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任清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画家任清认为,对于山水画而言,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极具挑战性。“在创作过程中,我深感要尊重历史真实性,同时结合想象力,将实景与意境升华,这是山水画家的重要课题。在画延安凤凰山路时,我通过老照片和实地考察,试图将历史场景与现实变化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历史的真实感,又要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新,让作品既有深度又有意境。看了这次展览,我深受启发。展览中的作品风格多样,语言新颖,没有陷入模式化的固定思维。作者们饱满的创作热情和真挚的情感也体现在作品中,这是创作的重要元素。此外,这次展览还呈现了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探索方向。通过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我们可以深入发掘和拓展山水画的语言形式,使其更契合这个时代。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期待更多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涌现。”
任赛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艺术家任赛分享了创作体会,她说道:“这次长征主题山水画展以及后续对手稿和创作草图的征集,让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长征主题创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时代意义。我的选题《遵义会议》,在创作中注重历史的考量和对现实的描绘,我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1935年冬日里的遵义会议场景,画面中的冬日景象彰显了圣洁和庄严,预示着黎明曙光的到来。我试图通过这幅作品代入到当年委员们讨论决策的环境中,感受他们汇聚意见、形成历史决策的瞬间。”
冯知军发言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冯知军指出,艺术家们深入历史现场,创作了100张作品,展现了对长征的深情回望与纪念。这些作品主题丰富,面貌各异,展现了艺术家们的心血之作。中国山水画在主题性创作与当代转化上,在此次展览中给出了很好的答案。它展示了中国山水画承载历史使命的传统,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中国画进行的改造与创新。同时,展览也指出了当前山水画存在的问题,如脱节化、地图化、形式化、模式化等倾向,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此外,展览还强调了手稿的重要性,展示了从写生到创作的过程,为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学术价值。
马子雷发言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马子雷提出,长征对近百年的美术创作尤其是山水画创作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美术史进行梳理。第一,长征是“拓新之路”,描绘了新图景。长征路上大都是人迹罕至的大山大河,是“不可游、不可居、不可望、不可行”的地带,这些地方可供艺术家填补古代山水画的视野空白。第二,长征是“高峰之路”,带来了新视角。红军一路翻过五岭、乌蒙山、岷山、六盘山等山脉,是名副其实的“高峰之路”。重走这条路,让艺术家实地俯瞰多彩山河,从视角上突破传统“高远、平远、深远”的束缚。第三,长征是“播种之路”,建构了新文化。长征播撒了革命火种,也将沿线的多元风景和多彩文化汲取为革命文艺的营养。
付振宝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艺术家付振宝分享了他对此次展览的深刻感受,他说道,展览作品形式多样,创新手法层出不穷,写意、工笔各具特色,注重图式语言和肌理效果,借鉴现代艺术元素,呈现鲜明个人风格。艺术家们不仅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还深入挖掘长征精神内涵,以象征性、隐喻性的手法表达长征精神。“我的作品《更喜岷山千里雪》采用纪念碑式构图,象征性地描绘了岷山的雄伟巍峨,通过隐喻手法展现了长征的艰辛与胜利。”他认为,在艺术创作中,如何避免红色元素生硬加入、如何挖掘长征精神新内涵、如何在传承基础上创新等问题值得深思。在未来的创作中,应结合传统与现代优势,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李振伟发言
关于主题性创作,《中国美术报》编辑部副主任李振伟有两点感受。首先,对于画家而言,主题性创作是新时代美术的新图式和新内容,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时代的独特风貌和艺术特色。提到长征,人们总会想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采风写生活动,那些优秀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我们。其次,参与主题性创作是艺术家一次锤炼笔墨语言的良机。重走长征路,不仅是身体上的跋涉,更是艺术上的新长征。老一辈艺术家在保持风格的同时,不断创新;年轻艺术家则展现出更多巧思,为艺术创作注入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