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日报丨北京数字人企业达2805家、宁波工业元宇宙企业超百家、中国元宇宙公司被纳斯达克停牌

文摘   2025-01-16 17:44   山东  

编辑丨珍妮





元力速递
AWAKENING OF METAVERSE
  • 国潮IP+XR科技+电影手法+东方审美
  • AI“唤醒”山西永乐宫,大空间再现壁画
  • 多省市支持布局AI产业,涉及多个领域
  • 泰国总理差点被AI骗
  • 国内尚属首个!宁波打造大模型中试工厂
  • 北京:数字人企业达2805家
  • 宁波:工业元宇宙企业超百家
  • 中国元宇宙公司被纳斯达克停牌
  • Meta AI 实现人类101种语言语音互译
  • 多家中国公司与美国顶尖技术进行比拼
  • 阿里巴巴等入股星动纪元
  • 国芯物联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
  • 中国AI产业将增至17295亿元,算力达369.5E
更多详情内容,请查看官网
沉浸式体验

1. 国潮IP+XR科技+电影手法+东方审美,打造元宇宙生态系统

近日,XR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秦潮觉醒第二季在在上海今潮8弄滨港商业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在这一季中,故事背景设定在神秘的秦朝,玩家将踏入一艘千年古船,穿梭于冰川峡谷与繁华市井之间,探寻历史的奥秘。在角抵场的搏斗场景中,玩家不仅能体验到紧张刺激的战斗,还能聆听到由陕北说书非遗传承人熊竹英带来的浑厚激越的背景音乐。这段音乐巧妙融合了游戏场景、剧情与陕北说书的特色,让玩家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2. AI“唤醒”山西永乐宫,大空间技术再现壁画传奇
日前,“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发布会。
此次展览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复原了永乐宫的建筑布局和壁画风貌,使观众能够一睹700年前永乐宫的原始风貌。例如,通过行进式弧幕剧场,观众可以欣赏到生动的三清殿壁画《朝元图》,以及通过AI技术活化的三清殿神祇和数字活化的《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

重要政策

3. 多省市支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涉及“AI+金融”“AI+教育”“AI+医疗”等多个领域

近日,多省份两会陆续召开,“人工智能”成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
广东省计划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加速智算中心和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海市则致力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的建设,并培育壮大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省也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新兴产业。

据统计,全国至少有13个省份已经出台了人工智能专项政策,涵盖了“AI+金融”、“AI+教育”、“AI+医疗”等多个领域。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应用也被业内寄予厚望。

4. 泰国总理差点被AI骗
1月15日,泰国总理佩通坦在政府预算相关会议上讲述亲历AI骗局的经过,并称自己差点被骗。佩通坦表示诈骗分子使用AI技术模仿外国领导人的声音,发送了一段语音请求募捐,并声称泰国是唯一尚未捐款的东盟国家。

诈骗分子发送的语音信息让她意识到自己被骗,还表示诈骗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并不属于其声称的国家。事发后佩通坦指示相关官员调查此事,佩通坦在会议上借此事提醒民众保持警惕。

城市动态

5. 国内尚属首个!宁波打造大模型“中试”工厂

1月15日,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城市大模型能力中枢平台。
该中枢平台以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为基础,已汇聚全国200多个基础大模型,整合三大运营商在宁波的3000P算力,以及省外的近20000P算力。此举旨在降低企业在大模型开发上的门槛和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促进AI产业的生态发展,并推动更多高质量的AI应用开发商和产品诞生。

目前,虽然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城市大模型的应用,但大多集中在政务服务或城市治理等单一领域。宁波所建立的综合涵盖政务服务、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多功能城市大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

6.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落地全国首个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数字人企业达2805家
1月15日下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北京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
2024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成为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市的第一支柱产业。

在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拥有超过2400家企业,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全市有105款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占全国近四成。在首钢园落地了全国首个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并启用了北京数字人基地,全市数字人企业数量达到2805家。海淀人工智能集群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中轴”数字化项目助力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

7. 宁波:工业元宇宙企业超百家,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开展垂直大模型研发应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宁波的数字产业实现了779.9亿元的增加值,比前一年增长了7.4%。其中,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链和机器人产业链的增长尤为显著,分别增长了14.1%和12.7%。
在人工智能领域,吉利汽车、均胜集团、博威合金等龙头企业正开展垂直大模型研发应用。其中,吉利全栈自研汽车全景大模型已完成国家大模型登记备案;中控科技、镇海炼化、宁波万华等宁波石化企业协同开发、验证优化的石油化工大模型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个石化行业大模型。

在工业元宇宙领域,宁波致力于打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R/AR/VR头显产业链,推动工业软件创新发展。目前,宁波已拥有工业元宇宙相关企业超100家。其中,万有引力12纳米芯片已完成流片,5纳米芯片也将于近期启动流片;舜宇VR/AR头显整机和配件2023年出货额超20亿元,工业元宇宙相关企业超100家。

企业动态

8. 借壳SPAC公司上市,中国元宇宙公司MultiMetaVerse被纳斯达克停牌

美国时间2025年1月10日,根据纳斯达克官方网站公开披露数据,中国元宇宙公司MultiMetaVerse Holdings Limited,通过借壳SPAC公司Model Performance Acquisition Corp.上市,因未能满足纳斯达克的上市要求而被停牌,并转移至OTC市场交易。
Model Performance于2021年4月8日在纳斯达克Capital Market上市,成功募集资金5000万美元。2023年1月4日,MultiMetaverse Inc.(上海朱庇特创意设计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公司)与Model Performance宣布完成业务合并,合并后的主体更名为MultiMetaVerse Holdings Limited,并于2023年1月5日在纳斯达克Capital Market正式挂牌交易。

根据元宇宙控股的招股书,此次合并的总对价为3亿美元,以新发行的3000万股普通股(每股价值10美元)支付。同时,公司在上市当天还发行了基于以太链的AotuNFT系列。

9. 科幻“巴别鱼”!Meta AI 实现人类101种语言语音互译
日前,权威科学期刊Nature报道了由 Meta 开发的开源多语言、多模态机器翻译模型 SeamlessM4T,能直接“语音到语音”翻译多达101种语言的语音和文本,填补了语言覆盖方面的空白,且性能优于现有其他系统,其宛如科幻小说里的“巴别鱼”。
SeamlessM4T的资源已公开,用于非商业用途,以推动包容性语音翻译技术的研究。当前,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Meta基于UnitY2架构,运用层级字符到单元的上采样和非自回归文本到单元的解码方法,训练出了改进版本SeamlessM4T V2,在保持高准确率的同时,加快了生成语音和文本翻译结果的速度。

此外,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器翻译模型中的毒性和偏见问题备受关注。Meta 团队对 SeamlessM4T 进行了严格的毒性和性别偏见评估,并采取了缓解措施。

10. 面对美国AI芯片新限制,多家中国公司与美国顶尖技术进行比拼
在美国加强对AI技术的限制背景下,中国的AI创业公司正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全球AI企业数量已超过4万家,其中中国的生成式AI产业发展尤为迅速。据统计,中国生成式AI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到2.3亿人,相关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初步构建了一个全面的AI产业体系。该产业的核心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覆盖了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和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至今,中国已完成备案并对外提供服务的AI大模型超过270个,总注册账户数超过13亿。

投融资

11. 阿里巴巴等入股星动纪元
天眼查显示,近日,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策源优产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874.8万人民币增至约1095.9万人民币,同时部分主要人员也发生变更。
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志,经营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现由陈建宇、南京达极机器人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及上述新增股东共同持股。
12. 国芯物联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
近日,深圳市国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C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深圳市福田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国芯物联是国内唯一具有RFID双芯片和模组研发能力的物联网企业,主要服务于比亚迪、万科、华为、南方电网等企业。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的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及团队升级。
行业趋势

13. 赛迪顾问:中国AI产业规模将增至17295亿元,算力规模将达到369.5EFLOPS
日前,在赛迪顾问举办的“2025年IT趋势”发布会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白润轩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10年将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2025年到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计将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区域格局将继续以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为主导的态势,京沪保持引领;AI领域投融资“马太效应”明显,国家队(如政府引导基金、国有企业等)的投资频率明显提升。
在算力层面,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张耀嵘认为,预计到2025年,中国算力规模将达到369.5EFLOPS,同比增长26%,大模型和下游行业的加速融合是算力规模增长的核心推手;在全球占比有望超过28%,位列全球第二。

End



企业热点
大空间情报

行业解读

报告精选



元力社
元宇宙产业服务平台!专注元宇宙、AI、数字人、Web3最新动向,挖掘机遇、传播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