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我一个战友在部队九年,那天退伍时,却因战备扩编提干,当上了电台的台长!

文摘   2025-01-03 16:17   浙江  

文/甄承民

人的命运,真的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

今天我要讲述的这位战友老余,他名叫余海波,很洋气潮流的名字,猛一听,是城里人;其实和我一样,都是乡下庄稼汉。我和老余是同龄人,都在部队电台工作,可这家伙当兵比我早三年。

记得当年我入伍后,被分到团直机关电台当报务员。那天,台长才带着我们三个新兵到报房参观了解,以首先增加一点对电台的感性体验和科普认知。

进了报务室,只见灯光暗淡,布置素雅,洁净如洗。虽说无线电信号咱听不懂,可也美妙如歌,声声入耳。那发报机、收讯机、马达等设备自是从未见过,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正在值班的那个报务员,他坐在信号灯闪烁的电台前,头上戴了一付耳机,让我增加了许多神秘和羡慕。

不过仔细一看,值班报务员虽说穿着一身军装,却是袒胸露乳,两只脚丫子连袜子都没穿,一只脚放在椅子上,另一脚踏在地板上。

他左手不断地变换着机器上的旋钮,右手的电键信号声声不断,不时地抄写着电报内容,他那放在地板上的脚丫子,还不停地抖动着。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那天我第一次目睹电台,竟看到另一番"风流潇洒"!我就想,虽然说门口张贴着"报房重地,闲人免进"的警示牌子,可在室内也不至于如此地放任自流?

其实并非如此,后来我才知道,这家伙就是老余,15岁当兵,已满三年的老兵,部队的磨练让他老气横秋。

在我这个新兵眼里看来,他得十分老练成熟,似乎已经三十多岁,但事实上人家与我同龄,才刚满18岁。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与老余朝夕相处,由于我们两个年龄相仿,有着共同语言和乐趣,处得还不错,彼此有了深刻的了解。

原来,老余当兵时由于年龄太小,少不更事,再加上心性使然,慢慢地,他成了连队有名的"稀拉兵"。那天我在报务室看到的那一幕,对老余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众所周知。

说起这"稀拉兵",也不过是军人的一种习惯用语,就是说某某同志平时生活作风等方面松驰散慢了一些,跟不上部队的纪律要求和战备节奏。

这事如果在地方机关单位来说,也许不算个事,可在部队却是大事,到了战时是要误事的!许多战士因为这,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批评,有的还直接影响了入党提干和立功受奖等。

可老余就不一样了。老余人缘好,脾气好,遇事简单明了,从来不与人半斤八两地计较;更何况,领导念其小,讨人喜欢,都把他当孩子看待,批评几句也就算了。

当时,我们服兵役的期限是五年,一旦到了期限,如果不能提干,部队没有特殊需要,就要离开部队回家了。

一转眼,余海波服役期已满五年,退伍的事摆上了日程。

你还别说,这家伙竟多了个心眼。老余瞅准机会,羞羞答答地找到连长去诉苦,他说自己的老家在大别山的深处,家境不好,他想留部队多干几年,趁回家探亲的时候找个媳妇。

连长掰着手指头一算,这小子当了五年兵,才他妈刚满二十岁,那时有的刚入伍的新兵年龄比他还大。

连长被老余的简单直率所打动,动了恻隐之心,就破例把他给留下了。

后来部队精简整编,余海波又因为年龄小、技术好和专业的特殊性,被作为业务骨干保留下来。

不经意间,连队送老迎新的时候又到了。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一次,已经是余海波服役的第九个年头。

说实话,那时的连长指导员入伍时间也不过八九年,老余真的成了老兵。在领导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后,老余已经做好了回乡的思想准备,那天,他早早地收拾好行囊,打好背包,就等连队给送行了。

不曾想,事情却突然反转,那天上午,连长来到电台,神乎乎地拍了一下老余的肩膀说:“老兄,你现在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有急事……”

原来部队近日接到上级的命令,抽调部分连排级专业技术干部,去充实边疆自卫反击战一线的部队。

由于战时的干部调整,电台台长的位置出了空缺,组织上正在发愁。

可连里在整理退伍老兵档案时,竟然发现九年的老兵余波还不满25岁,离提干的最高年限还差半年时间,于是,连长赶紧向上汇报。

干部科一考察,情况属实,结果老余在部队战备扩编时提干,当了电台台长。

要说这事,在部队不能说绝无仅有,可在我们直属连队却是稀罕事。一时他成了连队的最大新闻。

记得当时的老余摸着自己的小平头,嬉皮笑脸地说:“真他妈的没想到,捡了个官当当!”他的话引得官兵哄堂大笑。

后来,因战事顺利,我们部队也解除了战备,没有上前线。

战友们都很羡慕老余。

但凡事有利有弊。

就说老余吧,早当兵,当小兵,占尽了人生成长进步的先机;不过,后来他也因此吃了不少的苦,做了不少的难。

自提干后,位置变了,压力也来了,多年的磨砺,余海波老成持重了许多。但由于自己当兵太早,当年读书不多,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尴尬。

记得国家恢复高考那年,部队也恢复院校招生培养干部的制度。第一年招生是依文凭推荐,就是只要有个初中毕业证,老余就可以进院校继续深造,可老余连个小学的文凭也没有。

第二年招生是培养营级军官的院校,但实行考试办法,结果老余军政考试上了60分,可文化考试几乎剃了光头。

自此"小老兵"老余的升迁之路受阻,幸运之神不再眷顾!虽然说后来老余也当了连级干部,可与他一起入伍的战友大多都是营级军官,有的已经进了团级领导班子。

后来,余海波转业回到老家,分配到一个集体企业,当了一个茶场的副场长,天天带着一帮子大姑娘小媳妇做起了茶叶生意,生活忙碌而幸福。

一晃,我们都到了退休的年龄,我想,在某个闲暇的日子,我一定要去看看“老余”,一起回忆一下当年的美好时光。

告别旧时光
在这里,让我们有美好的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