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剑川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落实林长制为重要抓手,实现从“建制”向“见效”转化,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
聚焦国土绿化,促进提质增效。通过林长制工作的全面推开,形成了“增绿、护绿、用绿”的林草发展新思想、新格局。国土空间绿化工作推进有力,完成滇西北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人工造林1.01万亩、封山育林7.67万亩,完成沙溪镇火烧迹地更新造林87.3亩,完成2023年结转乡村绿化州级示范项目72.58亩,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天保公益林建设项目及横断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后续管理常态化跟进。
聚焦常态管护,着力固本强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全县森林管护体系建设,投入管护资金3000余万元,聘用森林资源管护人员2485人,积极开展巡林、护林等工作。强化资源林政管理,扎实落实林草地要素保障,共服务办理林草地征占用项目14个,已审批面积62.3247公顷。推行“林长制工作机制+林业站+护林管护站点”一体化建设,健全完善职能部门定期联动执法机制,加强行刑衔接,加大涉林案件查处力度,形成全面参与管护的良好工作氛围。
聚焦林草产业,推动统筹发展。扎实推进剑川县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新建核桃初加工生产线一条,年初加工核桃约250吨;加强核桃抚育管理技术培训,有效提升核桃品质,2024年实现核桃产量3.36万吨。强化引资稳资工作力度,有效盘活国有人工商品林地林木资产,充分发挥林木资源优势,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聚焦保护地建设,谋划长远发展。协同县级相关部门开展剑湖流域常态化联合执法,对在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活动进行调查整治;推进湿地资源和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管理,实施剑川县腺叶醉鱼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剑川县滇金丝猴调查监测项目建设。
聚焦林草灾害防控,守住安全底线。高效规范推进森林草原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持续抓好隐患排查、野外用火管控、联防联控、应急处置等工作,有效防范森林火灾和生态破坏,确保森林草原等资源安全。持续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推进外来入侵物种“一种一策”精准治理,筑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网。
记 者:吴剑熔
编 辑:施逸飞
审 核:杨 毅
终 审:尹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