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汪清娅(右)
“儿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承者和接棒人,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使他们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近日,“礼赞教育强国 出彩重庆教育——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庆教育高质量发展演播厅公益访谈”活动正式启动,重庆市北碚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汪清娅做客演播厅,分享园所特色教育。
颁发聘书
主持人:近年来,相关部门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幼儿园是如何响应这一号召的?
汪清娅: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更是我们的教育使命。儿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传承者和接棒人,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庆市首批示范幼儿园,我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积极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如何从娃娃抓起”这一深刻且有意义的命题,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落地生根、蓬勃生长,为培养未来的绿色公民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美丽中国凝聚力量。
主持人:在幼儿园阶段,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如何具体落地呢?
汪清娅:“如何用好区域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植入孩子的心灵?”是我园在办园过程中反复思考的问题。
我园根系乡土,构筑绿色环境场景。秉持“以境引趣、以境生情、以境促育”的环境建设理念,将北碚山水人文特色、百馆之城等特色元素,融入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营造出具有北碚本土特色、“实幼”园本文化的生态环境场景。如生态园里依山而建的“缙云梯”“温塘峡”“吊脚楼”“叠泉”“花草坊”,基于“百馆之城”创建的“校史馆、昆虫博物馆、种子博物馆、火车博物馆”,既是北碚地域特色的缩影,又是集游戏、运动、探索、观察、嬉戏、娱乐于一体的生态教育互动游戏场,让孩子们能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我园根植生活,深耕课程生态圈。基于“根植生活,培根润童”办园宗旨,我们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路径,以“根根相连、生生不息”为课程理念,以“生命、生活、生长”为课程建构线索,围绕“山、泉、路、桥、馆、人、俗”等巴渝文化元素和北碚特色文化,让课程资源与本土生态文明知识共融共生,打造出“巴山夜雨地”“碚城路桥馆”“非遗传承乐”“先贤典范颂”四大特色主题的园本“生根”课程,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生动回答了“生态文明重大主题教育如何融入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现实问题。
主持人:除了课程教学之外,园所还有哪些创新的教育方式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汪清娅:除了知识传授外,我们更注重生活实践。我们把大自然看作是最生动的课堂,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的“三生”教育活动,如“四季探秘”“自然小侦探”等主题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动植物的生长习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与保护意识。我们还注重资源整合、跨界联动,与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联动合作,形成生态教育合力。此外,幼儿园还经常组织“守护长江小精灵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融入社会,进一步扩大生态文明教育覆盖面。
主持人:园所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有哪些可以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汪清娅: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动,扩大生态教育圈;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等现代科技手段,构建更加生动立体的生态文明教育场景;可以加强与姊妹园所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
主持人:近年来,幼儿园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汪清娅:我园在今年被评为“重庆市首批最美幼儿园”,它的美源自生态文明教育的探索实践,源自幼儿园每一位师生。幼儿园创作的《我是环保小卫士》在全国幼儿园DV制作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创建的种子博物馆和与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开展的院园联动活动被重庆第1眼新闻报道,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先后在新华社、人民网、教育部官网等媒体平台上传播。此外,我们的园本课程《生命·生活·生长》一书也即将付梓出版,这不仅是对我园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园未来持续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激励。
主持人:相信北碚实验幼儿园会继续在生态文明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资讯)
(整理/郭翠琴 图/郭翠琴)更多采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