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6次出手

财富   2024-12-19 23:30   北京  



昨天,央行又出手了,目标直指金融机构大肆炒作国债的行为。

算上这次,央行今年已经是第6次出手干预了。

以下是干预的时间和国债的价格情况:

相比于前五次,这次央行出手很不一样,明显更快、更严厉。

前几次,央行动手前都会心平气和地先通过旗下的多家官媒吹吹风,市场如果不听话再采取下一步行动。可是,这次也不知道是因为最近两周国债涨的太快,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央行竟然直接上手了。

速度之快,就在午饭的刹那间!

不仅如此,这次央行打击的对象明显也比前几次更广、更严厉。

据新浪财经报道,央行集中约谈了在12月债券大牛行情中“激进”的金融机构。有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金融机构。

而且,这次约谈内容非常直接,明确地说了两点:

第一,对“问题机构”零容忍;

其二,以后会常态化执法检查。


很明显,央行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那么问题来了,央行到底为何生气,又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手干预,她到底想实现什么目的呢?

生气是因为金融机构做的太过;最终目的是想让国债收益率曲线正常化!

这两年地方和房地产问题已经让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上升,高层着急麻慌地给银行补充资本金,希望能抵御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

可是,作为经济桥梁的金融机构,一天天不想着怎么把手里的钱贷出去,帮忙带动经济并将风险分散,却一心只想着买对利率极度敏感的国债。这要是哪一天政策出效果了,经济突然拐头向上,利率也跟着上涨了,那么金融机构手里的欠条就会缩水,快速资不抵债,酿成巨大风险——就像2023年的硅谷银行破产一样。

这就是央行多次提到的“利率风险”。

可是,从2023年3季度央行专栏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个风险开始,金融机构却根本熟视无睹,继续押注。

说了很多次却一点面子都不给,搁谁谁不生气?

可是,要说央行为什么非要这么强烈的干预,防风险只是其一一环,根儿上还是想让国债的收益率曲线正常化!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图:


要知道:国债收益率就是整个经济收益率的一根标尺。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经济体,其国债收益率曲线应该是倾斜向上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整个经济是存在正向激励的。

你试想,如果一个人把钱借给别人10年和借1年的年利率几乎没有太大区别,那么谁会冒着时间风险把钱长期地借给别人呢?没有借贷,经济又怎么突突向上呢?

反观我们这几年,降息之后整个利率下跌就下跌吧。可是,10年以上的国债收益率下跌的实在是太猛了,导致整个收益率曲线不仅变得很平坦,甚至尾部(15年以上)都想拐头往下。

这不妥妥地躺平姿态,大家都想把钱长期借给国家,稳稳地拿那仅存的收益么?!

就这种情况,央行即便降息支持经济,利率也没法往有效地下传导去影响人们的投资和消费。

所以,这个曲线必须想办法扭正。



然而,扭正的过程必然会伤害到做多的投资者。

此次央行决心这么足,是不是意味着债牛已经结束,我们普通投资者应该躲一躲呢?

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隐藏在下面两个命题中:

第一个命题是,利率会继续下跌,还是会因为经济复苏而反弹很长时间?!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利率接下来会继续往下跌,这个趋势不会改变,那么债牛就没有结束,今天的大跌就仍然只是因为干预造成的阶段性调整。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利率会因为政策强有力的支持而快速实现经济复苏,那么债牛就基本告一段落了,昨天央行的干预就是最后的警告。

第二个命题是,股市会走牛,还是我们会继续上演“资产荒”?!

如果你认为股市会牛起来,那么股市就会吸引债市的资金回流,就像今年国庆节前那几天一样,债牛会迅速结束,来一次深度调整,我们应该躲一躲。

如果你认为股市会继续平静下去,并且整个市场还会上演“资产荒”的戏码,那么我们就无力阻止资金继续往债市里流入。只不过有了央行的干预,整个债牛行情会很曲折而已。

总之,以上两点就是这两年债牛的核心,央行会不会第7次、第8次甚至第n次出手,决定权在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手里。

>>金融圈特别资源:万1【免五】低佣开户,在线开户,免去营业部排队之苦,国有主流券商,定期推送内部研报及股票池,添加圈主微信号【luckincafe】咨询

驻京办主任这个职务亦官亦商,既是美色、财富、权利唾手可得,又充满了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点击阅读原文驻京办主任如何周旋商场与官场各色对手之间,左右逢源,呼风唤雨

金融圈
20万财经领域高净值订阅用户,资讯覆盖宏观经济、证券、房产、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金融圈人士必读公众账号。
 最新文章